态度与偏见 Flashcards

1
Q

态度

A

Allport:行为主义观点。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体对情境的反应。
Krech: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种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freedman: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该概念明确常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

A

态度定义中包括三个成分:
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成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准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关系见文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

A

外显态度: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自然而然,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态度的心理功能

A

效用功能:适应功能,寻求酬赏与他人赞许,形成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
知识功能:有助于组织知识。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对象,哦吗更可能给予积极态度,相当于认知图式。
自我保护功能:精神分析观点,有助于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价值表达功能:有助于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使个人获得内在满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A
  1.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指向特殊个体或一般群体。态度的特殊性越高(个体),预测行为越准确。
  2. 时间因素: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间隔时间越长,不可知时间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 态度强度:强烈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5. 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越大,越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6. 行为的主动性水平:态度指向的行为与被测量的行为在主动性上匹配时,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会升高。
  7. 心境的影响:积极心境下态度可以很好预测行为,而悲伤心境下,态度对行为影响很小,但基于信念的态度在悲伤心境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预测行为。
  8. 情境的作用:社会压力,知觉到的控制感等也会影响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态度直接测量

A
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后者包括三种:
利克特量表:五点或七点量表。
瑟斯顿量表:十一点量表。
语意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也可以把双极形容词拆开,建构人格问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态度的间接测量

A

投射技术:TAT,通过看过的画编故事的形式测量内在心理状态,如对成就动机的研究。
生理指标测量:例如测谎仪。
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与评估启动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测量人的内隐态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态度形成的学习理论

A
Hovland提出的三种机制: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强化: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模仿: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态度。
Kelman提出三个社会化过程:服从,认同与内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曝光效应

A

指对对象持有中性态度的前提下,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积极的一种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有计划的行为理论

A

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决定因素有二:一是感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知觉到的控制感指人们认为完成行为是困难还是容易的知觉。只有当人们对完成行为有控制感时,态度才有可能影响行为。
模式见文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海德平衡理论

A

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于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态向平衡过度。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
Newcomb认为因为喜欢某个人产生的不平衡是真正的不平衡,而因不喜欢某人产生的不平衡是非平衡,人们不在意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态度是否一致。
模型见笔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认知失调理论

A

菲斯汀格提出。
认知失调只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本来想帮助自己的朋友却帮了倒忙。
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到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客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紧张:
1.改变态度:是最容易的方法。改变态度使其与之前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寻找其他原因。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认知变得更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我没有办法才这样。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相冲突。我不在这样做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认知失调理论依据

A
  1. 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源自菲斯汀格的绕线实验。任务简单,解开线团或绕线与摆弄小木棍。之后让实验者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谎)。被试分为三组,报酬分别为零,一美元和二十美元。高报酬组形成了解释违背态度行为的充足理由(20美元解释撒谎原因),而低报酬组获得的一美元不足以形成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充足理由。
  2. 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越大,而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3. 努力与认知失调:某件事情付出越多,越喜欢它。
  4. 决策后失调:人们做出任何一个决策后都会产生失调。之后人们会强烈倾向于对自己选择的决定提高评估,而降低对未选择的决定的评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反态度倡导

A

一种诱导人们公开表达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观点或态度的过程。如让吸烟的人公开发表禁烟演讲。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霍兰德说服模型

A

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会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模型见笔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sears说服模型

A

对霍兰德的说服模型的延伸。
该模型包括四个因素: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
说服着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是否受欢迎。说服对象的热点包括其投入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
模型见笔记。

17
Q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说服者

A

1.专家资格:在某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2.可靠性:说服则是否值得他人信任,即他的可信度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信度,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太会相信。
3.受欢迎程度:由三个因素决定。
外表: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
可爱程度:一个人是否可爱与乐观也会影响其说服效果,因为一个可爱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他的说服力。
相似性:人们常常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致。

18
Q

睡眠效应

A

可信度低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

19
Q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说服信息的因素

A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在某一范围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超过上限,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倒u 型曲线)。但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与差距类似,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增加,但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限度,人们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否定该威胁的重要性,无法理性思考问题。
3.信息的呈现方式:
媒介角度:信息复杂时,不生动的媒介(书面信息)说服效果较好,而信息简单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单双面角度:当他人同意一件事时只提供正面信息即可,当他人反对一件事时,最好的策略是既提供赞成的信息,也提供反对的信息。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
顺序性:先正后反效果好于先反后正。
关联性:先后信息关联是才会印象最终的说服效果和态度改变过程。

20
Q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被说服者的因素

A

1.说服者的人格特性: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可说服性人格指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信息说服。智商只在论点难的时候才起影响作用。自尊心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容易被说服。
2.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卷入程度较低,不愿意进行较深入的考虑。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度越高,态度改变越难。
4.被说服者的动机水平
5.被说服者的免疫力: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更困难。
6.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等。
认知需求:指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着对说服往往采取中心路径的处理方式,仔细分析说服情境中的信息,尽量确定论点的正误,而低认知需求着往往采取外周路径的加工方式,只考虑并依赖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则,如说服者的影响力或信息量。
自我监控程度:高自我监控着对外界线索敏感,易受软营销策略的影响,而低自我监控者对自己内在需求更为关注,易受硬营销策略的左右。
年龄:敏感期假设:18-25岁,大学教育实际上真正塑造着一个人的人生观,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态度最容易改变。
7.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自我说服使人们的参与度更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

21
Q

偏见

A

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22
Q

偏见与态度的关系

A

两者有关但不相同。
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代表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
而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
偏见的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

23
Q

偏见产生的理论

A
  1.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产生偏见。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具体表现,该理论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了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种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于的团体相比较是,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2. 社会学习理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媒体宣传的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而媒体影响使儿童习得对他人的偏见。
  3. 认知理论:利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体的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一种替代性攻击,另一种形式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如权威性人格: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5. 人格理论
24
Q

偏见的影响

A
  1. 对知觉的影响

2. 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我们持有的一些偏见甚至会影响我们自身的行为。如自证预言,偏见持有者对他人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这一预期去表现行动。

25
Q

消除偏见的方法

A
  1. 社会化:控制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2. 受教育程度:人们的偏见更多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狭隘,可让人们接受更多教育来减少偏见。
  3. 直接接触:对立团体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4. 自我监控: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26
Q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加工路径模型

A

中心路径: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会关注论据。

外周路径:人们没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去仔细思考,不花太多时间去推敲信息的内容,论据是否有充分影响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