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 Flashcards

1
Q

社会助长 社会抑制 观众效应

A

社会促进 社会干扰
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者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或下降,(他人是监督者,观察者)
观众效应:他人在场使个人绩效有所变化的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他人在场

A

1.提高警惕警觉
2.个人努力受到评价→评价焦虑(新手打篮球,女神在看)
3.分心冲突→认知超载(投篮别人加油,注意力)
→生理唤醒(紧张兴奋激动):优势反应强化说①简单行为→促进②复杂行为→削弱
他人含义:
1.①观察者旁观者监督者②同事
2.个人努力会不会被评估
警觉 评价焦虑 认知超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社会惰化的原因和克服

A
1.①责任分散:不单独为某件事负责
②群体成员缺乏对群体的认同感
③放松松懈:简单行为削弱,复杂行为促进(特例)
2.①成员——参与感责任感
②任务本身——挑战性,吸引力
③个体成绩可识别化——单独评价
④协作精神——信任和归属
⑤成员间亲密交往——认同和信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A

①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
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

③该模型主要说明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 的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④当态度发生改变后,新态度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保持,态度转变为行为,一旦态度转变为行为,该行为将加强或极化新态度,逐.步固化为信念,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认知反应理论(精加工似然模型)

A

陪狄(佩蒂)和卡司欧伯(卡斯泊)认为,说服存在两条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1) 中心路径的说服建立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上;
(2) 外周路径的说服建立在与说服内容性质或品质无关或额外的因素上。

当接受者仔细思考论据,需要一定的认知努力来琢磨信息的含义时,所产生的是中心路径的说服。此时人们关注的是话题本身,此种说服难度大,但产生的态度的改变比较持久;
与此相对,当接受者不花时间,也不努力来考虑劝说信息的内容或含义,而关注与信息内容无关的因素时,产生的则是外周路径的说服,它产生的态度动摇不如中心路径那样持久和强烈。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西尔斯说服模型

A

这是一个包括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这四个因素分别为: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在这个模型中,外部刺激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

其中,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是否受欢迎。说服对象的特点包括投入度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

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有许多种方法可用来减轻这种紧张。

说服结果有两个:一是态度改变,二是对抗说服,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说服的影响因素

A

1.说服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说服和说服者的个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说服者的专家资格,可信度,受欢迎程度(说服者的外表、是否可爱、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说服效果。
2.说服信息
说服信息中所提倡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来持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说服信息唤醒的恐惧感、信息的呈现方式等都会影响说服效果。

3.被说服者
(I)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自尊,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
(2)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人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3)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4)个体差异。影响说服效果的个人因素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差异等。
4.情境因素
(1)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
(2) 分散注意。分散注意能够减少抗拒,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改变态度,说服效果更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从众及其影响因素

A

从众:个体在社会团体压力之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 情境因素
    (1) 群体一致性。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 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 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2) 群体规模。规模越大,则群体给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但是如果超过3~4人,则人数增加并不一定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3) 群体凝聚力。即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它取决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4) 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在群体结构中,居于较低地位的个体常感到来自高地位者 施加给他们的压力,人们往往愿意听从高地位者的意见,而忽视- -般成员的观点。
    (5) 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如群体中出现一个反从众者时,其他人的从众行为会大大减少。
  2. 个人因素
    (1) 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2)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3) 个人的控制愿望。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从众行为的反应。
(4) 个体的社会地位、顶先的承诺和性别等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 1963年

A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考察了当权威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相抵触时会发生什么行为,引发了顺从的极端表现形式一服从。实验者要求被试教给另一个人一组成对出现的单词,如果出错,就要对其进行惩罚,惩罚就是实施逐渐增强的电击。米尔格拉姆不仅揭示出人们服从权威的程度,也考察了服从产生的条件。发现有四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一 受害者与被试的距离。
(2) 权威的接近性一研究 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
(3) 权威的机构性一有 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利。
(4) 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一如果有 人先做出反抗,之后的人会跟随。,

在最理想的条件下( 合法、近距离的命令者、遥远的受害者以及没有一个不服从的榜样),65%的成年男性参与者完全服从命令,对隔壁发出尖叫的、无辜的受害者实施具有伤害性的电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谢里夫的社会规范实验

A

谢里夫利用自主运动这一错觉现象,告诉被试黑暗环境下的光点在运动,然后让被试判断光点运动的距离。因为人们一般没有自主运动错觉的知识,所以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随后,谢里夫让一位实验助手以肯定的语气指出光点运动的距离,结果发现经过几次实验之后,被试们的距离判断会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给出的运动距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A

在一定实验情境下,将线段ABC与标准线段比较,判断条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一致。
实验任务非常简单,但在其余组员(实验 者的同谋)一致选择错误答案的情境下,尽管人们的从众程度不同,但从总体上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做出错误判断。
在阿希研究的基础上,多伊奇和杰拉德对从众的原因做了说明。
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规范性和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前者发生在人们想要获得奖励与避免惩罚的时候,后者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团体获得精确的信息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服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A
服从:在他人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原因:
1.合法权利(有时候人的行为人社会角色决定的,比如战争中人性的丧失)
2.责任转移(实验者电话控制时,22%的被试一直服从到最高电话,独处增加了对行为的自我意识)
3归因(没有他人在场,会把行为归于自己,拒绝服从)
影响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
2.他人支持
3.被试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科尔伯格问卷,道德水平五六阶段75%拒绝服从,三四阶段12.5%拒绝服从)
4.权威的靠近程度
5.行为后果的反馈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去个体化原因

A

(一)去个体化的含义
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是个体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对此现象的研究最初来源于一种“社会传染”的现象,即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中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效仿。
津巴多和菲斯汀格用“去个体化”代替了这种现象。去个体化包括个体责任感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般来讲,群体成员越多,去个性化的程度越高。而群体的去个性化程度越大,其成员的行为就越自由,也就越不受约束,所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

(二)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津巴多认为,激起、匿名性以及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其他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 匿名性
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的关键。群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2.自我意识降低
有研究者认为,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功能下降。
3.团体规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依从技巧

A

1.登门槛技巧
登门槛技巧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2.门前技巧
门前技巧与登门槛技巧相反,向他人提出一个很 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马上提出一个小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3.低球技巧(low balling) ( 又称为“虚报低价”“滚雪球”)
低球技巧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Tips:

登门槛技巧跟低球技巧是一回事吗?
同:都是先提出小要求,再提出大要求。
异:登门槛技巧的两个要求之间有时间间隔,而且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低球技巧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时间间隔,而且密切联系,是围绕同一件事情提出的。

4.折扣技巧
折扣技巧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者给对方其他好处。和门前技巧不同的是,在折扣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大要求的机会,通过折扣、优 惠礼物等方式诱导对方接受这一要求。

5.引起注意技巧
引起注意技巧是一种新生又有趣的使人服从的技巧。人们有时会在没有对要求进行思考之前就拒绝了该要求。采取新奇方式,可以干扰人们不经思考的“拒绝剧本”,使要求获得接受。

6.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指附加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从而使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相对于登门槛技巧、门前技巧等依从行为诱导方法的说法,利用过度理由效应诱导人们依从的迁回方法可称为欲擒故纵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睡眠效应

A

人们遗忘信息来源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之后的延迟后说服
睡眠效应是指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
霍夫兰德等人设计了 一个系列实验,对两组大学生进行完全相同的传播,传播内容涉及四个话题。对一组 被试说明这些内容来自高可信性的信源,而对另一组被试则告知这些内容来自低可信性的信源,并对每个话题的观点都使用正反两个版本。

研究者分别于传播前、刚结束时和结束一个月后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首先确认了被试对信源可信性高低的观点与研究者是一致的。随后发现,被试对来自低可信性信源的信息内容,评价为“不公正”“不合理”,这一点验证了研究的假设。但是,四周后再次调查时,却发现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传播效果降低了,而低可信性信源的效果却在上升,甚至最初的负效果正转化为延迟的正效果。.

霍夫兰德最终的结论是,信源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在即时效果上更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缩小。也就是说,从长远看,不管受众感知的信源如何,他们从传播中得到的信息内容是一样的,信源可信性的影响仅限于受众对传播的接受动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社会助长

A

最早对社会促进进行研究的是特里普里特。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有竞争时,人们骑车的速度比单独骑的时候速度快(这也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实验研究)。奥尔波特也发现了这一一点,他发现,当房间里有五个人一起工作时,工作效率比一-个人时高。

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是指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会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1. 社会助长的理论解释
    1) 他人在场(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扎荣克认为当他人出现的时候,会使人 们的激起增强,而这种胜利激起会进一步强 化人们的表现。然而,他人的出现对完成熟悉工作起促进作用,而对完成不熟悉、复杂的工作则起损害作用。

2)评价恐惧理论

评价恐惧理论认为,在有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激起,并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3)分心冲突理论

按照这一理论,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 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 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促进社会效果。

17
Q

社会惰化

A
  1. 社会惰化的含义

社会惰化又叫社会懈怠、社会逍遥,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 是被看作- -个整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如“磨洋工”。

  1. 社会惰化的原因
    (1) 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成为评价的焦点,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2) 拉塔内的社会作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群体中,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 - 起接受外界的 影响,每个成员仅仅是外界影响的目标之一,外界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 -个人身上。 随着群体规模越大,每个成员接受的外界影响力就越小,感受到的压力就越低。
    (3) 个体可能相信群体中其他人并不像自己那样卖力,所以自己也就不太会努力。

3.与社会惰化相关的效应
1)自由骑士效应
在群体中,当个体感觉到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时,会减少努力,变成自由骑士,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惰化便产生了。
2)吸盘效应
当人们知道与自己同群体的人能够做得更好但却不努力时,他们在最大程度上会减少自己的努力。

18
Q

群体极化

A

1.含义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最初来源于对“风险转移”现象的研究,即经过团体讨论之后的结果比个人单独决策的结果更为冒险。

  1. 群体极化的原因
    1)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人们在决策开始时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在社会要求的方向上比别人更好。但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与他人观点的社会比较,却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由于人们希望他人对自己做出积极评价(社会规范性的影响),因此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致,最终导致群体极化。
    2)说服性辩论说
    说服性辩论说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里,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信息性的影响),因为人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更极端。
19
Q

囚徒困境

A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犯罪嫌疑人,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犯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犯罪嫌疑人,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背叛),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20
Q

运输游戏

A

多伊奇在实验中要求两两被试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

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 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

研究者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用线经济、有效。

实验最后以被试从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

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

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要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21
Q

合作的意义和社会作用

A

合作( cooperation)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动或意向。

2.意义
多伊奇
(1)相互帮助。参与合作的所有成员的某些行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2)相互鼓励。小组成员为共同实现目标而彼此发生积极奋发的情绪,如果组内某一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小组的目标日益接近,则能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拥护与欢迎,并对他加以表扬和鼓励。
(3)相互支持。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若组内成员在完成共同任务中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想方设法帮助该成员克服困难。

在合作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表现为亲密友好的关系。

  1. 社会作用
    (1) 合作是促进人们良好交往和友好共处的有效工具
    (2) 合作是个人和组织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2
Q

竞争的条件意义社会作用

A

竞争是指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同一个目标的行为。

  1. 竞争的条件
    (1) 目标较为稀缺或者难得,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
    (2)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 -方输、-方赢),也可能出现双赢。
    (3) 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3.竞争的意义
多伊奇指出,在竞争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增长。

  1. 竞争的社会作用
    (1) 在竞争状态下,人们的潜力会被激发,精力更加充沛,竞争使人的潜力得到动员,从而取得平时不能达到的成绩。
    (2) 竞争还是人们的- -种原发动机,是人们自身寻求意义和支撑的- -种方式。
23
Q

多伊奇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A

多伊奇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的依赖关系时,他 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如同- -球队的队长和球员。当他们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的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如拳击比赛中的队员。

24
Q

冲突

A

1.冲突的含义
冲突是指人或人群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1. 冲突的特征
    (1) 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
    (2) 直接交锋。
    (3) 追求目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4)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
3.冲突引发的原因
( 1)竞争。
(2)威胁。
(3)不公正感。
(4)知觉偏差。
(5)个人因素。
  1. 冲突的处理策略
    (1) 逃避。
    (2) 竞争。
    (3) 妥协。
    (4) 忍让。
    (5) 合作。
  2. 平息冲突的方法
    (1) 接触、增进了解。
    (2) 设立共同目标。
    (3) 谈判。
    (4) 第三方介人。
    (5) 和解、调停、仲裁。
25
Q

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体现在四个方面。

A

1.自我概念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有研究发现,在自我描述时,美国人对自己的特质较为看重,中国人则更关注情境。

2.社会关系
相比北美的大学生,中国香港地区的大学生每天只与少数人交谈,但每次交谈的时间比较长。在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雇主与雇员之间更倾向于团结一致,人们 尽量通过尊重他人来维持这种和谐的关系,-般不会直截了 当地指出他人的过错,而是委 婉地、间接地表达对他人的忠告。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 -座孤岛,人们的自我结构属于依赖型。

3.小孩教育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青年阶段,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对集体主义文化的人而言,父母倾向于教孩子如何去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父母指导甚至决定孩子的事情。

4.人际沟通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以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交往为例,中国人喜欢通过暗示或第三者转述等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美国人喜欢直接的沟通;在发生人际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外露,而美国人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

26
Q

边际人现象

A

在文化变迁或地理变迁过程中产生的一一 种转型人格,是个体在与急剧变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相作用时,其内在心理要素发生矛盾和冲突,在自我协调后呈现的 多元文化交织的身心结构。它的文化特质在于跨时代、跨民族的生活要素融于- -身,使人格具有过渡性、边缘性和易变性。

27
Q

社会化

A

社会化: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和吸收社会文化,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性化:在社会条件下,实现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个体独特稳定的行为倾向的过程。
个性化和社会化是相对的概念,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是两个伴生,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
分为:过度社会化和社会化不足

28
Q

社会化历程

A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这一历程分为儿童期社会化、青春期社会化、青年期社会化和成人期社会化。

  1. 儿童期社会化
    从父母最初怀抱婴儿的那- - 刻起,社会化便开始了。

2.青春期社会化
这个时期的个体更多地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能在更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逐渐学会 评价自身的人格特点,自我意识也得到进一一步 发展。

3.青年期社会化
青年期社会化是个体开始独立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备与演习。

4.成人期社会化
进入成人期,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

29
Q

社会化类型

A
  1. 初级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又称为基本社会化,有时也称为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从新生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

2.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发生在成年期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级社会化而提出来的。到了成年期以后,个体的人格系统依然在发展变化,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生活环境,个体也需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发生在成年期的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重新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它是青少年与成年人都有可能经历的社会化,当个体从前的社会化

30
Q

社会化内容

A

社会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的社会化内容是所有成员都要经历的,例如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其中,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并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公众对不同性别在行为方式上的期待,或者社会文化为不同性别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2.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3.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环境要求时,就有必要进行重新社会化,重新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主动的,例如移民;一种是被动的,例如监狱对罪犯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