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Flashcards

1
Q

成年早期、中期、晚期的时间划分

A

成年早期:18~35岁
成年中期:35~60岁
成年晚期:60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______与青少年期、成年期均有重合。

A

青年期

① 青年早期:15~18岁(高中)
② 青年中期:18~25岁
③ 青年晚期:25~35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A
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生理、心理、家庭方式、生活、职业)
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创造性思维逐渐发展到高峰)
3⃣️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4⃣️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5⃣️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成年早期的思维优势

A

❶ 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佩里认为大学生的思维转变过程有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和约定性阶段。

❷ 成年早期的后期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成年早期的前一个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充分准备的阶段,成年早期的后一个阶段是创造性思维较为成熟的阶段。因此成年早期是人类积累文化财富的黄金时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______、__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成年早期个体的重要思维方式。

A

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

(i.e, 成年人不讲究绝对的对错,更看重利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简述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A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在15~18岁确立,后来研究表明,大约要到大学期间,个体才能达到同一性的确立。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成年早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A

刚步入成年期的青年,为了确立自我同一性,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时青年期又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______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A

莱文森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

A
沙伊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
① 知识获取阶段(儿童、青少年)
② 实现阶段(青年期)
▫️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应用知识技能
③ 责任阶段(成年中期)
④ 行政阶段(成年中期,承担领导责任)
⑤ 整合阶段(成年晚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模式

A

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如下:
❶ 晶体智力持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❷ 机械型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巴尔特斯智力双重过程模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巴尔特斯的智力双重过程理论

A

受个体神经生理状况影响的认知机械成分(智力技能)和主要受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认知实用成分(实用智力)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机械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智力则不断增长。其中,实用智力主导着成年期智力的发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自我的发展类型学说

——卢文格 Loevinger

A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了解自我的发展等于认识了人格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发展既是过程又是结果。

自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八种类型:
(每种类型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阶段/水平)
❶ 前社会阶段(自我与客体不分)
❷ 共生阶段(客体永久性与代词你我他之间的阶段,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客体与自身共生的想法)
❸ 冲动阶段(1~3岁自我意识高涨)
❹ 自我保护阶段(科尔伯格前习俗水平)
❺ 遵奉者阶段(科尔伯格习俗水平-“好公民”阶段)
❻ 公正阶段/良心水平
❼ 自主阶段(接受内部矛盾和冲突的存在)
❽ 整合阶段(不仅接受矛盾,还调节矛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成年中期自我发展的阶段在卢文格的自我发展类型学说中处于哪几个水平?

A

❺~❽ 阶段:

❺ 遵奉者阶段
❻ 公正阶段
❼ 自主阶段
❽ 整合阶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控制理论

A

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其基本假设是人类总是努力想做好一些事情,使得自己在世界上留下生存的印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个体会对其所生存的环境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不是暂时的,而是贯穿于一生当中。

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方面:
① 初级控制
▫️改变环境的企图,这是人的根本愿望
▫️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基本稳定的
② 次级控制
▫️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企图
▫️初级控制未必可以实现,这时往往需要运用次级控制
▫️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来适应环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成年中期个性发展的稳定与变化

A

个性特点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个性结构的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个性特点的变化:中年人的宜人性和谨慎性比年轻人更高,但中年人的外向性、神经质和开放性比年轻人更低。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A

根据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以及对职业角色的适应特征,休珀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2⃣️探索阶段(15~24岁)
3⃣️建立阶段(25~44岁)
4⃣️维持阶段(45~59岁)
5⃣️衰退与脱离阶段(60岁~)
17
Q

成年中期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A

1⃣️职业成熟度
▫️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是职业发展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2⃣️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在对其工作相关因素评估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性反应。

3⃣️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① 衰竭;② 工作怠慢;③ 专业自我效能感降低。其中衰竭被定义为心理资源的损耗,工作怠慢被定义为对自己的工作不关心并有距离感,专业自我效能感降低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成就做出消极性评价。

18
Q

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分别是?

A

① 传统发展观(片面、消极)

② 毕生发展观(全面、积极)

19
Q

传统发展观如何看待老年期?

A

传统发展观把老年期看作丧失期,把老年期心理活动的变化描写成只有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三点:
① 将人主要看作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将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老而衰退。
② 心理的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③ 年龄(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并且是普遍适用的。

20
Q

简述毕生发展观

A

以巴尔特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❶ 个体的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即从胚胎形成到衰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
❷ 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与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❸ 任何一种心理或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❹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❺ 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❻ 生理和文化对发展的影响在生命全程中会发生变化,生物学的影响在个体变老时减弱,但文化的支持可能对此有所补偿。
❼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会采用不同的机能资源再分配来方式来完成发展任务,即:儿童期助成长、成年期助维持、老年期助应对丧失。

Tips:多重宿(塑)管(贯)吩(分配)咐(复),多样文理变化

毕生发展观对老年心理变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的,人们可以采取某些干预或措施来改善成年晚期的心理状态或延缓心理衰退。

21
Q

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特点

A

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显著特点有三个:
① 退行性变化,即总的趋势是减退或老化而不是增长或发展
② 持续性,即增长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是在持续进行,如高级认知机能思维、晶体智力等。
③ 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心理机能老化早晚和快慢以及个体差异两个方面。

1⃣️感知觉(变化最明显)
① 视觉减退
② 听觉减退(最早)
③ 味觉、嗅觉、皮肤觉迟钝

2⃣️记忆
▫️成年晚期个体记忆既有衰退,又仍有优势。
◽️老年期记忆特点(实际不止老年,任何一个年龄段可能都是如此)包括:
① 再认成绩好于回忆成绩
② 内容有关联的记忆和有意义的记忆好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成绩
③ 短时记忆成绩好于长时记忆成绩
④ 日常生活的记忆成绩好于实验室记忆成绩
⑤ 内隐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外显记忆
⑥ 语义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情境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个体差异也会增大。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原因非常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受个体因素、特定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加工速度减慢和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四个方面的影响。

3⃣️思维
▫️老年人有强于青年人的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且这些能力不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较青年人有所减退。

4⃣️智力
▫️人的流体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减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以后不但不减退,反而有所增长,在七八十岁以后才略有减退。

22
Q

认知老化机制的代表性观点

A

认知老化是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等。

1⃣️加工资源理论
① 加工速度理论(加工速度减慢)
② 工作记忆理论(工作记忆容量下降、中央执行系统功能减退)
③ 抑制功能理论(不能有效抑制无关信息)

2⃣️感觉功能理论(各种感觉功能衰退)

3⃣️执行功能减退假说
▫️执行功能负责对认知操作进行协调与控制。额叶是对老化最敏感的一个脑区,并且认知功能的年老衰退与额叶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关系密切。

Tips:只(执)敢(感)抑加工资

23
Q

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

A

1⃣️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2⃣️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3⃣️表达方式较为含蓄
4⃣️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24
Q

成年晚期/老年期的适应模型

(SOC模型)

A

成年晚期适应老化要整合三种过程:
① 选择(如何使用有限资源)
② 最优化(获取、改进、维持资源达到期望结果)
③ 补偿(资源丧失下弥补损失和减少消极影响的策略)

25
Q

临终心理的阶段

(屈布勒•罗斯)

A
① 否认(否认即将死亡的现实或否认消息真实性)
② 愤怒(开始承认死亡,但充满愤怒而难以控制)
③ 交易(/讨价还价,希望获得医生的帮助延长寿命)
④ 抑郁
⑤ 承受

Tips:否认愤怒交易(抑)成(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