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 Flashcards

1
Q

简述动机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动机的功能

A

1.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维持和调整功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简述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并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A

1.动机与行为效率是一种倒U曲线的关系,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行为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2.各种行为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且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a 在相对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b 在相对较难的任务中,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A
  1. 需要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个体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要求就转化为某种需求。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没有客体或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都是不存在的。
  2.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通过任务选择我们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我们可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
  3.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简述动机的驱力减少理论

A
  1. 赫尔提出了动机的驱力减少理论,他嘉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给有机体提供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2. 赫尔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从经验中习得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即由习惯来支配的。因此,他强调经验、学习,认为学习对个体成功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3. 赫尔认为,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驱力可以来自内部刺激,称为原始驱力;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通过学习得到,称为获得性驱力。
  4.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P=D*H-1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简述意志的含义及其品质

A

1.意志是指个体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目的性、意识性和克服困难,是它的主要特征。

2.构成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意志的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a 独立性是指个体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品质。与独立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b 果断性是指个体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依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的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c 坚定性也叫顽强性,是指个体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的品质。与坚定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d 自制力是指个体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简述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并谈谈该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A
  1. 德西认为,自我在动机过程中起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2. 自我决定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具有基本的内在自我决定的倾向,人们行为的因素是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驱力或者其他任何力量。
  3. 可结合“德西效应”讨论(如果学习本身已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再进行外在奖励,即强化,将适得其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简述动机的唤醒理论

A

赫布和柏林认为,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能带来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太低或太高,个体都会不舒服。

唤醒理论认为,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唤醒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
a 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b 简化原理,即重复刺激降低唤醒水平;
c 个体经验对偏好有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刺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简述动机的自我功效理论

A
  1. 班杜拉认为,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甚至决定性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
  2. 结果期待是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3.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简述意志行动中动机冲突的种类,并举例说明

A
  1. 双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人,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
  2. 双避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求回避的,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如小明得了蛀牙,但又迟迟不肯就医。
  3. 趋避冲突: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如美食当前,想吃,又怕胖。
  4. 多重趋避冲突:面对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而回避另一个,必须进行多重选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A

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后期,马斯洛在成长性需要中又提出了认知和审美的需要。

1.生理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
2.安全需要: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与人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并在其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
4.尊重的需要: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
5.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
其中,前四种属于缺失需要,第五种属于高级需要或称为成长性需要。

  1. 需要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只有在低级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有人会为了高级需要儿舍弃低级需要。
  2. 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往往有多种需要,但有一种占优势,它决定人们的行为,婴儿期生理需要占优势,青少年期尊重需要开始占优势,青年中期、晚期自我实现的需要占优势。
  3. 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其作用就逐渐减弱,另一种需要就上升为优势需要,成为行为的新动力;
  4. 新的需要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演进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简述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A

1.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分属范畴不同: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技能是个体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进行某种活动的方式。
·概括水平不同:能力是对人的认知活动与行为方式较高水平的概括;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或者现象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的抽象概括体系化;技能是对动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体概括。
·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些,技能需要联系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要晚。

2.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联系:
·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能力的获得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能力的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

A
  1. 晶体智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2. 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发展趋势:

  1. 晶体智力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2. 流体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到达顶峰,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简述智力的独立因素说和二因素说的基本观点

A

1.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彼此没有关系,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通过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两种因素构成的。
G因素是基本的心理潜能,决定能力高低;
S因素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完成任务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A

吉尔夫特认为,智力可分为内容、操作、产品三个维度,人有556=150种智力。
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等5种,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等5种,是智力活动的过程。
产品包括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等6种,是智力操作所得的结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试述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理论:

A

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个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在三种成分中起核心作用,可以支配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操作成分表现为任务的执行过程,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视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用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负责接受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

  1.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与环境拟合的心理能力,是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与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环境决定着智力的内涵,要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要适应环境,力图在个体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2. 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一个具体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智力行为,要看此时的任务在个体经验中占什么位置。任务、个体和情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试述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2.智力的PASS模型

A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ASS模型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1.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2.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3.计划系统,系统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活动最一般、最普遍的加工过程。三层系统之间是一种动态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合作保证智力活动的完成。

17
Q

简述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A

1.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能力,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
2.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者相互联系。
分析性智力:涉及问题解决和评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其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实践性智力的核心。
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18
Q

简述情绪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四个主要成分:

  1.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
  3. 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
  4. 调解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19
Q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A
  1. 智力是多元的,它由多种智力成分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行为。

2. 具体的智力成分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生存智力等。

20
Q

试述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A

发展的一般趋势:

  1.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
  2. 人的总体智力在18-25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时期,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4. 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
  5.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到达顶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到达高峰的时间早。
21
Q

举例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A
  1. 遗传因素: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性。
  2.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
  3. 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能力最终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如“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
  4. 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