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樂二級樂理詞解 Flashcards

1
Q

山西八大套

A

山西八大套又稱為晉北管樂,是鼓吹樂的樂種之一,主要流傳在山西省北部、東北部地區的五臺山、定襄、忻州等地,由於有八套樂曲所以稱為八大套。在種類上有三種不同的樂隊:一是佛教寺廟樂隊;二是地方道教樂隊;三是民間樂隊。山西八大套的樂隊編制一般含七至八人。管子為主奏樂器,其他樂器有笛、笙、海笛,另有用打擊樂器:堂鼓、小鑔、雲鑼,有些樂曲還用板鼓、大鑼、大鑔、梆子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穗子

A

穗子是魯西南鼓吹樂曲中較有特色的部分段落。這是圍繞一個音的加花變奏,節奏自由,演奏技法複雜,有嗩吶與樂隊形成緊打慢唱的效果。演奏者在這裡可以即興發揮,表現出高超的技藝和才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湯應曾

A

湯應曾是一位徐州人士,他是一個能奏出一百多首不同風格樂曲的琵琶演奏家,而其中演奏具特點的有《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來形容‘垓下決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鼓吹樂

A

鼓吹樂是以一件吹奏樂器,如管子、嗩吶、笛子為主奏樂器,配合其他管弦樂器及打擊樂器的中國傳統器樂合奏形式。根據主奏樂器的不同,鼓吹樂可分為三類:

a. 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的鼓吹樂
b. 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鼓吹樂
c. 以笛子為主奏樂器的鼓吹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一枝花

A

一枝花是魯西南鼓吹樂的代表曲目。曲調來源於山東梆子戲的唱腔,常於民間喜慶場合。全曲分為散板,中板和快板三個部份。在快板部份,樂曲運用了當地民間音樂特殊的發展手法—‘穗子’。該樂曲的穗子還出現了變宮音,產生了調式的游移。而且在演奏上突出運用了花舌,主要是用來模彷戲曲唱腔中的苦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上四管

A

上四管是福建南音的樂隊編制之一,多用於室內演唱、演奏、風格古樸淡雅。它以琵琶(南琶)為主奏樂器,又有‘洞管’和‘品管’之分。‘洞管’所用管樂器以洞簫為主,另有琵琶、三弦、二弦和拍板,而‘品管’則所用樂器以品簫(笛)為主,其他樂器與洞管相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A

有虛催、實催、催拍等,是潮洲弦詩傳統的一種旋律變奏手法。這是一個固定的樂段,其基本旋律線和小節數是不變的。催的主要特點是,當旋律音型節拍變化後,在每次反覆中,常加插花音以填充旋律的空隙部份,並應用在不同的節奏音型以及演奏技巧的變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借字

A

借字是遼寧鼓吹樂在演奏中壇用的移宮變調手法,如把樂曲中的do音變成si音;或把sol音變成升fa音 ,如此方法形成一首新的樂曲。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福建南音

A

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等,是歷史悠久,遺產豐富的古老樂種,主要流傳於福建省的泉州、晉江、廈門等市區以及台灣、香港、澳門以及南流群島等地區,東南亞各國閩南籍人聚居地區也很流行。南音又分指、譜、曲三大類。而南音的樂隊編制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南音的節拍又稱為‘寮拍’,共有六種。是絲竹樂的樂種之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單大笛

A

單大笛是以一支中音嗩吶為主奏的形式,是魯西南鼓樂的樂隊編制之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指套

A

指套是福建南音種類的其中一類,它是一種有詞、有譜、並記有琵琶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唱詞與旋律均來自戲曲音樂,實際上是用於器樂演奏的聲樂套曲。傳統上有36大套,後增至48大套,每套均有一家的故事情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二四譜

A

潮州弦詩采用的一種特殊的數字記譜法,是用中國數字 “二,三,四,五,六,七,八”作為樂譜的譜字來標記音高。樂譜用竪寫方式,節拍只標記“板”不記“眼”,指法標記在音高的右側,調式通常標記在樂譜的前面。把樂譜在古箏上演奏形式不同的調式特徵,民間稱為:輕三六、重三六、軾三重六、重三輕六和活五調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水曲

A

水曲是遼南鼓吹樂曲的其中一類。它多為只曲變奏,其結構有三類型:只有身部的水曲;身部後有尾部的水曲;有頭、身、尾三部分的水曲。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十番鑼鼓

A

又稱‘十番’,歷史上曾有過‘十樣景’、‘十不閒’等名稱,是流行於江蘇南部的無錫和蘇州常熟等地的吹打樂合奏樂種,主要用於民間婚喪活動,以及僧、道法事儀軌場合。根據樂隊編制的各種不同組合情況,十番鑼鼓可分為只用打擊樂器的清鑼鼓與兼樂器的絲竹鑼鼓兩大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