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5 专利权 Flashcards
(38 cards)
专利的概念
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其他申请人以及上述主体的合法继受人依法享有的对某项发明创造的独占使用权
专利权的特征
1.知识产权共同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客体的无形性)
2.公开性
只有将专利技术予以公开才能被授予专利权
3.行政授予性
(专利权并非自动产生的权利,必须经专利行政部门收于才能取得)
专利权的客体
- 是指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 发明创造是一种事实行为,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
专利权客体的类型
- 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 实用新型,又称小发明,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1.违法的发明创造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违反法律相关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 2.禁止垄断的发明创造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志作用的设计
发明与实用新型取得专利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不属于现有技术+没有抵触申请 (1)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现有技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2.创造性 创造性实质与现有技术相比: (1)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2)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 指该方法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例外规定: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 在申请日一起啊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 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 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漏其内容的。
外观设计取得专利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不属于现有设计+无抵触申请
2.独创性
指与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3.非冲突性
及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合法权利相冲突。
专利申请的原则
1.先申请原则
两个以上申请人分别就同样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2.优先权原则
(1)国际优先权:适用于三种专利
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2)国内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专利申请的程序
- 专利申请权人提出申请
- 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初步审查
- 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实质审查:仅适用于发明专利
- 专利权的授予
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的初步审查
- 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2.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的实质审查
仅适用于发明专利:
-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进行实质审查
-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的专利进行实质审查
专利权的授予
1.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生效
2.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
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了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活着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
1.职务发明创造: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2.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申请:该单位
3.发明人,设计人的权利:
(1)署名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获得报酬与奖励权
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包括三种情形:
-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中或者原单位分配到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这里的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该单位
- 当事人对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的归属有约定的,应当依照其约定
-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 该单位转让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啊与专利权的归属
1.一般原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范围
(1)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2)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共同发明的专利权归属
- 共同发明,指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以及一个单位或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 专利权归属:当事人未约定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挖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 共有人获得专利权后,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专利权人的权利
1.自己实施专利的权利
2.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权利。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
3.转让权。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并予以公告。专利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专利申请权或者权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4.报酬权或受奖权
5.署名权和标记权
6.放弃专利权
专利权无效的情形
授予专利权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
- 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不符合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
- 专利申请文件不符合法律规定,如说明书披露公开不充分等
- 属于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 属于重复授权情形
- 违反在先申请原则
专利权无效的宣告
1.专利权无效的情形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3.申请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不受期限限制
4.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专利权无效的法律后果
1.自始无效,原则上具有溯及力。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2.例外:对于已经执行完毕的判决及已经履行的合同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
已经获得的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原则上不予返还。
但不返还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专利权的终止
11.自然终止,及专利权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2.法定事由而终止,即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届满前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消灭。
这些事由包括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专利权人以煮面声明放弃起专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