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哮、喘 病 Flashcards
哮病的定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候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哮病的病因病机
外邪,饮食,体虚等因素;发作时“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壅塞气道,肺管狭窄,致痰鸣声出,气息喘促
哮病发作期有哪些证治分类?
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虚哮证。
哮病缓解期有哪些证治分类?
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粘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遇寒而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喷嚏,流涕等表寒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证和治法
冷哮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热孝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冷哮证的代表方
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
热哮证的代表方
定喘汤
小青龙汤
麻黄9g,芍药9g,干姜3g,五味子3g,甘草6g,桂枝6g,半夏9g,细辛3g。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著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侯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寒包热哮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寒包热哮证的代表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10g)
气短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常自汗畏风,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侯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吹哨笛,喘急胸闷,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等。舌苔厚浊,脉滑实。
风痰哮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风痰哮证的代表方
三子养亲汤加味。
侯中哮鸣如打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涎清稀或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虚哮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虚哮证的代表方
平喘固体汤加减
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腰膝酸软,脑转耳鸣,劳累后易诱发哮病。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无心烦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肺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补肺益肾
肺脾气虚证的代表方
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证的代表方
生脉地黄汤或金水六君煎加减。
喘证的定义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喘证治疗原则
实喘治肺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
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风寒壅肺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散寒宣肺。
风寒壅肺证的代表方
麻黄汤合华盖散
喘逆上气,胸胀或通,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黏,半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略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表寒肺热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解表清理,化痰平喘。
表寒肺热证的代表方
麻杏石甘汤加减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
痰热郁肺证的临床代表现
治法:清泄痰热。
痰热郁肺证的代表方
桑白皮汤加减
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化痰降逆。
痰浊阻肺证的代表方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病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咳嗽痰鸣不著,喘后如常人,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
肺气郁痹证(干起乘肺)的临床表现
肺气郁痹证(干起乘肺)的代表方
五磨饮子加减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
肺气虚耗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补肺益气。
肺气虚耗证的代表方
补肺汤加减
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肾虚不纳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补肾纳气。
肾虚不纳证的代表方
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或有痰鸣,咳吐泡沫痰,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正虚喘脱证的临床表现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正虚喘脱证的代表方
参附汤合黑锡丹配合蛤蚧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