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1 Flashcards

0
Q

難得可貴

A

有價值﹐值得珍惜和重視:難能可貴/可貴的品質。

【可貴•寶貴】
kě guì / bǎo guì
都是形容詞﹐都表示有價值﹐值得重視。區別在:「可貴」着重表示值得珍惜或重視﹐如「生命誠可貴」;「寶貴」側重表示極有價值和非常難得﹐如「熊貓是世界最寶貴的珍稀動物之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
Q

武松打虎

A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 曾在 景阳冈 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 梁山 农民起义军, 到处诛除强暴, 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眾說紛紜

A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關於這個判決眾說紛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大公無私

A

絕對公正﹐毫無偏私。
一心為公﹐毫不自私。

【大公無私•鐵面無私】
dà gōng wǔ sī / tiě miàn wú sī
見 鐵面無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兵荒馬亂

A

形容戰爭中動蕩不安的混亂景象。

形容戰時混亂不安的景象。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主,也是天數,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耳習目染

A

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
南宋 亡, 雜劇消歇, 説話遂不復行, 然話本蓋頗有存者, 後人目染, 仿以爲書, 雖已非口談, 而猶存曩體。如:耳濡目染。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日久天長

A

亦作“日久歲長”。 谓时日长久。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我雖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 只是認做兄妹往來, 誰禁得我?這便可以日久歲長的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數一數二

A

形容突出。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
此乃 金陵 數一數二的歌者, 與學士遞一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高深莫測

A

高深得無法測度﹐也指無法知其奧祕。

【高深莫測•深不可測】
gāo shēn mò cè / shēn bù kě cè
這兩個成語都有深得難以測量的意思。區別在:「高深莫測」多形容讓人捉摸不透究竟有多高明﹑多深奧﹐適用於難以理解的學問﹑理論或不可捉摸的心理﹑態度等抽象事物;「深不可測」形容深得無法測量。適用於有深度可言的具體事物﹐如古潭﹑水庫﹑大海﹑陷阱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不相上下

A

程度差不多﹐分不出高下。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唐 陆龟蒙 《蠹化》
橘之蠹……翳葉仰齧, 如飢蠶之速, 不相上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自愧弗如

A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妻亦心賢之, 然自愧弗如, 積慚成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不即不離

A

既不親近﹐也不疏遠。多指對人的態度或關係。即:接近。

【不即不離•若即若離】
bù jí bù lí / ruò jí ruò lí
見若即若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料事如神

A

形容预测事情非常准确。

《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
何師爺 廣有韜略, 料事如神。

老舍 《四世同堂》三
他不便隔着街门告诉 李四爷 :‘我已经都预备好了!’可是心中十分满意自己的未雨绸缪, 料事如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東山再起

A

東晉時謝安退職後在東山隱居﹐以後又出任大官。後用來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

【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Dōng Shān zài qǐ / juǎn tǔ chóng lái
見捲土重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安分守己

A

安守本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ān fèn shǒu jǐ / xún guī dǎo jǔ
見循規蹈矩。
PY ānfēnshǒujǐ安守本分, 规矩老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惹事生非

A

犹言惹是生非。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如今再説一個富家, 安分守己, 並不惹事生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狂風暴雨

A

猛烈的风雨。

宋 梅尧臣 《惜春》诗之二
前日看花心未足, 狂風暴雨忽無憑。 瞿秋白 《“矛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和風細雨

A

輕柔的風﹐毛毛雨。比喻方式方法和緩﹐不粗暴﹐容易被人接受。和风, 春天的微风;细雨, 小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適可而止

A

到了適當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過分。谓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下来。《论语·乡党》“不撤薑食, 不多食”

宋 朱熹 集注
適可而止, 無貪心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恰到好處

A

指說話﹑做事正好達到最合適的地步。谓言行举措正好做到最适当之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對牛彈琴

A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所說的是什麼,或說話的人不看對象。錢大昕《恆言錄•成語》:“《莊子•齊物論》郭象注:‘是猶對牛鼓簧耳。’《野客叢書》云:‘對牛彈琴見《禪錄》。’”張鑒注:“案《易林》‘牛耳聾聵,不知聲味’,即此意;《禪錄》乃《五燈會元》;又《弘明集》曰,‘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周遊世界

A

到各地遊歷遊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開門見山

A

直截了當的意思。比喻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直入正題。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kāi mén jiàn shān / zhí jié liǎo dàng
見直截了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自告奮勇

A

主動請求承擔某項困難的任務。

【自告奮勇•毛遂自薦】
zì gào fèn yǒng / Máo Suì zì jiàn
見毛遂自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自天而降
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语出东汉学者班固《汉书·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25
莫名其妙
無法說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奇妙或不合常情﹐無法理解。也作「莫明其妙」。
26
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忙碌不已。比喻一刻也不停留, 毫不间歇。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 今日箇將遇敵頭, 直殺的他馬不停蹄。
27
無可奈何
沒辦法。指雖然不願意卻也只好如此:面對無法挽回的局面﹐他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28
坐吃山空
只消費不生產﹐即使財富堆積如山﹐最後也會吃空用盡﹐一無所有。
29
眾星捧月
众星捧月(zhòng xīng pěng yuè)成语,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意思是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尊敬爱戴的人
30
脫穎而出
錐子的尖端穿透布袋顯露出來。比喻人的才能顯露﹐超越眾人。穎:尖端。也說「穎脫而出」。 比喻有才能者的才能终能显露出来。
31
孤陋寡聞
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陋:見聞少。學識褊狹淺薄,見聞不廣。語出《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朱熹《延和奏札五》:“臣孤陋寡聞,學無所就。”
32
反唇相譏
受到指責不服氣﹐反過來譏諷對方。反脣:頂嘴。也作「反脣相稽」。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对对方加以讥讽。 清 俞樾 《古书疑义
33
斬草除根
比喻徹底鏟除禍根﹐不留後患。 【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zhǎn cǎo chú gēn / chú è wù jìn 這兩個成語都有徹底清除﹑不留後患的意思。區別在:「斬草除根」是比喻性的﹐指根絕後患﹐多用於對立方面的人﹐也用於對人不利的事物﹐如「清除污水是對蚊子斬草除根的方法」﹐是中性詞;「除惡務盡」是直陳性的﹐指乾淨﹑徹底地鏟除惡人﹑惡勢力和罪惡行為﹐不留後患。
34
仰觀天文
仰觀天象
35
魂飛天外
犹言魂不附体。 《红楼梦》第六九回 賈璉 無法, 只得命將帳子掀起一縫, 尤二姐 露出臉來。 胡君榮 一見, 早已魂飛天外, 那裏還能辨氣色?参见“ 魂不附體 ”
36
行若無事
指態度鎮靜﹐毫不慌亂﹐好像沒那麼回事。
37
灑淚而別
流著淚告別
38
不在話下
指事情輕微﹐不值得說。也指理所當然﹐用不着說。 | 1 小说戏曲中套语, 表示此处不用详细叙说。
39
不以為意
不重視﹐不在乎。
40
萬死不辭
雖死不辭 | 例: 他對女朋友的要求萬死不辭
41
度日如年
過一天像過一年那麼長。形容在困難中的日子很不好過。 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
42
如雷貫耳
形容人的名聲很大﹐是一種客套話。也作「如雷灌耳」。 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43
流芳百世
美名永遠流傳於後世。谓美名永远流传后世。
44
遺臭萬年
指壞人惡名流傳到後世﹐永遠被人唾罵。也作「遺臭萬載」。
45
吹毛求疵
比喻故意挑剔﹐成心尋找毛病。比喻刻意挑剔毛病,尋找過錯。《韓非子•大體》:“古之全大體者……不吹毛而求小疵。”《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亦作“吹毛求瑕”。《三國志•吳志•步騭傳》:“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誣,輒欲陷人以成威福。”
46
莫敢誰何
沒有誰敢怎麼樣
47
想方設法
多方面想办法。 艾芜 《石青嫂子》 无论别人怎样想方设法来赶她走, 她都不会离开峡谷一步的。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四 只要是你老的事, 想方设法也要办到。
48
嘆為觀止
嘆觀止矣
49
目不斜視
眼睛不向旁邊看﹐形容為人正派。也作「目不邪視」。 【目不斜視•目不轉睛】
50
何錯之有
有什麼錯?
51
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52
何足掛齒
哪裏值得掛在嘴上﹐即不值一提的意思: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53
大雨如注
形容雨下得非常大,雨水像往下灌似的。
54
將計就計
利用對方使用的計策來施展計策﹐以打擊對方。
55
高山流水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遇或音樂美妙。也說「流水高山」。
56
生擒活捉
【释义】指活捉,即捉拿活着的目标。
57
默然無語
释义: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反:絮絮不休
58
學貫中西
解释: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近義:博古通今
59
無濟於事
對事情沒有幫助:木已成舟﹐再幹甚麼都無濟於事。濟:補益﹐幫助。
60
答非所問
回答的内容不是人家要问的。 鲁迅 《野草·死火》 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 消尽了。’
61
方興未艾
事物正在蓬勃發展﹐沒有停止。艾:停止﹐盡。艾,停止。謂事物正在發展,未到止境。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虜人非有方興未艾之勢而何必用此哉!”
62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凡有所知, 都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如 獻可 者, 於其職業, 可謂無所愧負矣。
63
不謀而合
事先沒有商量過﹐彼此的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不謀而合•不約而同】 bù móu ér hé / bù yuē ér tóng 這兩個成語都有事先沒有經過約定或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區別在:「不謀而合」多用於見解﹑打算等﹐指不同的人看法﹑想法等相同﹔「不約而同」多用於具體行動﹐指不同的人行動相同。
64
非同小可
形容事情重要或情況嚴重﹐不容輕視。也形容人的學問或本領不同尋常。小可:平常。不同尋常。多指事情重要或事態嚴重。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蕭令史,我與你說,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參見“小可②”。
65
失之交臂
形容當面錯過機會。交臂:指走路靠近﹐胳膊可以碰到胳膊。也說「交臂失之」。 機會難得, 幸勿失之交臂 《庄子·田子方》 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可不哀與?
66
物極必反
事物發展到極端﹐定然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67
名不虛傳
確實好﹐不是徒有虛名。反:虛名無實 【名不虛傳•名副其實】 míng bù xū chuán / míng fù qí shí 見名副其實。
68
得何足喜,失何足憂
得到有什么值得欢喜 | 失去有什么值得哀伤
69
悲喜交集
悲傷和喜悅交織在一起。形容因眼前的歡樂而聯想起過去悲苦的一種激動心情。
70
不置可否
既不說對﹐也不說不對﹐不明確表態。 他對此問題採取不置可否的態度
71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形容身体与环境产生的不良反应如高原反应。人的身体健康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自然界各种因素均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气候、声音、饮食习惯等。
72
猶豫不決
遲疑動搖﹐拿不定主意。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yóu yù bù jué / yōu róu guǎ duàn 這兩個成語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區別在:「猶豫不決」多形容一個人在某件具體事情上一時的表現;「優柔寡斷」多形容人的性格﹐是處理問題的一貫表現。
73
背道而馳
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行動的方向跟所要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反。 和黨的方針背道而馳 【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bèi dào ér chí / nán yuán běi zhé 這兩個成語都能表示彼此相反的意思。區別在:「背道而馳」常就兩種不同的事物而言﹐指彼此方向不同或目的相反;「南轅北轍」僅就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而言﹐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74
古為今用
把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75
泛泛而談
指肤浅的讲出看法。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 泛泛而談, 於事無補
76
虎添爪牙
虎添翼
77
投鼠忌器
打老鼠又怕打壞了旁邊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慮﹐想幹而不敢放手去幹。忌:顧慮。 漢書•賈誼傳》:“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後稱作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進行為“投鼠忌器”。《晉書•庾純傳論》:“謀甫素疾佞邪,而發因醉飽,投鼠忌器,豈易由言。”
78
一臂之力
指給予幫助﹑支持的力量。常與「助」連用: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79
興久必衰,衰久必興
反:經久不衰
80
歡天喜地
形容非常歡喜快樂的樣子。
81
過意不去
心中不安。 這事給你添了不少麻煩, 真過意不去
82
不得而知
无从知道。 作者是誰,不得而知
83
無意之中
表示不是故意的,是不经意之间。
84
是非功過
正確和錯誤,功勞和過失,是指一個人的功與過。
85
七情六慾
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慾望。七情:見七情。六慾:佛教指色慾﹑形貌慾﹑威儀姿態慾﹑言語聲音慾﹑細滑慾﹑人想慾。
86
視死如歸
把死看成回家一樣。形容人不怕犧牲性命。
87
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生。形容心绪不宁, 忧虑烦躁。
88
喜不自勝
控制不了内心的喜悦。
89
從頭至尾
亦作“ 從頭到尾 ”。 | 1 自始至终。指全过程。
90
世所罕見
在世界上都很少有看到过,说明非常稀少.
91
大同小異
庄子·天下》 | 大同而與小同異, 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 此之謂大同異。后指事物大体相同, 略有差异为“大同小異”。
92
一目了然
一眼就看清楚:寫文章條理要清楚﹐使人一目了然。了然:明白﹐清楚。 【一目了然•一覽無餘】 yī mù liǎo rán / yī lǎn wú yú 見一覽無餘。
93
同中求異
在对 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上找出一致的地方、保留不同的地方
94
身臨其境
谓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這個場面寫得很生動, 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95
喜聞樂見
喜歡聽﹐樂意看。指很受大眾歡迎。 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96
先入為主
先聽到一種意見﹐有了成見﹐就排斥其後聽到的不同意見
97
走馬觀花
见“ 走馬看花 ” 時間有限, 只能走馬看花。
98
顧名思義
看到名稱就可以聯想到它的含義。 心理學, 顧名思義, 是研究人們心理的科學。
99
包羅萬象
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也指內容龐雜﹐無所不包。羅:網羅﹐搜集。萬象:一切事物或現象。 【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bāo luó wàn xiàng / yīng yǒu jìn yǒu 見應有盡有。 包羅萬象, 美不勝收
100
束手無策
形容遇到問題﹐一點辦法都沒有﹐如同手被捆住一樣。 我對這個問題束手無策。
101
曇花一現
曇花在此是優曇鉢花的簡稱﹐據說這種花難得開放。現多比喻事物迅速消失:曇花一現的人物。
102
不求甚解
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指學習不認真﹐不深入。
103
潛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默:無聲無息。 文藝對人們的思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104
借題發揮
借某件事為題目發表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五》 所以我疑心 薛先生 辞职的意思, 恐怕还在先, 现在不过借题发挥, 自以为去得格外好看
105
素然寡味
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
106
面壁思過
表示面对墙壁静心思考自己的过错
107
豈有此理
哪有這個道理。對不合情理的事表示憤慨。 這個破錄音機要那麼多錢, 真是豈有此理。
108
似懂非懂
好像懂,又好像不懂。出自:叶圣陶《得失》:“然而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教他们回讲往往讲不出来。”
109
來龍去脈
本指山脈連綿的形勢﹐後比喻事情的經過或前因後果。 請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我們講一遍。
110
藏龍臥虎
比喻潛藏着人才。也作「卧虎藏龍」。 藏龍臥虎之地
111
有案可稽
有證據可查。案:檔案﹐文件。稽:查考。 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這是有案可稽的。
112
時過境遷
隨着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了變化。 二十年後重回故鄉, 他發覺一切已時過境遷。
113
毋庸諱言
(無庸諱言)用不着隐讳, 可以直说 周恩来 《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 亚 非 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114
繁文縟節
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繁瑣的手續。文:舊指禮節﹑形式。
115
誤人子弟
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示例】:不料‘思想权威者’或‘思想界先驱者’这一顶‘纸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三》
116
行雲流水
比喻自然﹐不拘泥﹐就像雲的漂游﹐水的流動。多形容文章﹑樂曲等。 蘇軾認為作文應如行雲流水, “行於所當行, 止於所不可不止。”
117
一見鍾情
指男女剛見面就產生了愛慕的感情。
11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和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
119
井底之蛙
井底的青蛙只能看見天的一小部分﹐就認為天不大。後用「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狹窄﹑短淺的人
120
言歸正傳
說話或寫文章把話回到正題上來。多用於舊小說。正傳:正題﹐本題。
121
妄自菲薄
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形容相當自卑。 【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wàng zì fěi bó / zì bào zì qì 這兩個成語都有過分瞧不起自己的意思。區別在:「妄自菲薄」多表現在心態上;「自暴自棄」既表現在心態上﹐也表現在行動上﹐語意比「妄自菲薄」重。
122
大智如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 不炫耀自己, 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大勇若怯, 大智如愚。亦作“ 大智若愚 ”
123
如魚得水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謂有所憑借。後多以“如魚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今得見蕭先生,如魚之得水了。”也比喻進入十分適合的環境之中。
124
求之不得
想求都求不到﹐卻意外地得到:這是他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求之不得•夢寐以求】 qiú zhī bù dé / mèng mèi yǐ qiú 見夢寐以求。
125
等量齊觀
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這兩部小說差得太遠了, 怎麼能等量齊觀呢?
126
意識形態
哲学名词。即社会意识形态, 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
127
一家之言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術論著。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陸游《賀黃樞密啟》:“凜然一家之言,發乎千載之悶。”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欲以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128
自成一家
在學問或某項技術上有獨特的見解或風格並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129
發人深省
啟發人深思醒悟:這個故事頗為發人深省。
130
名目繁多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解放前,苛捐雜稅,名目繁多
131
深諳此道
对此事非常了解的意思
132
千家萬戶
指眾多人家 | 物價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
133
家喻戶曉
每個家庭都知道﹐都明白。 雷鋒這個名字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的了。
134
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 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那部影片使他一舉成名
135
来日无多
快要去世了 恐怕去日不少,来日不多。
136
豐衣足食
谓衣食充足, 生活富裕。 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137
名副其實
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也說「名符其實」。 【名副其實•名不虛傳】 míng fù qí shí / míng bù xū chuán 這兩個成語都有名和實相一致的意思。區別在:①名副其實的「名」指「名聲」﹐也指「名稱」;名不虛傳的「名」專指「名聲」。②名副其實的「名」可以是好的﹐如「這件襯衫是名副其實的高檔貨」﹐也可以是壞的﹐如「他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是個名副其實的『笑面虎』」;「名不虛傳」只指好名聲。
138
望眼欲穿
形容盼望的迫切。西湖居士《明月環•詰環》:“小姐望眼欲穿,克身去回復小姐去也。” 她望眼欲穿, 但一直沒有再見到丈夫
139
風雨無阻
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泛指不管发生什么情况, 均按原定计划照常进行。 我們郊游的日期已定, 風雨無阻
140
悲痛欲絕
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欲:将近,快要。 绝:气息终止,死亡。
141
咬牙切齒
形容忿恨到極點。《水滸傳》第七十回:“眾多兄弟都被他(張清)打傷,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
142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比喻情況緊急﹐事情不得不立即做:現在已經箭在弦上﹐不能再等了。
143
博古通今
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学识渊博。
144
前所未聞
從未聽說過 前所未聞的奇跡。
145
古已有之
古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146
無可救藥
病情危急, 无药可治。常比喻人情事势等败坏到无法挽救。
147
兵貴神速
用兵最重要的是行動迅速。
148
聊勝於無
略微比沒有好一點﹐表示勉強將就。
149
大材小用
大的材料用在小處。比喻人事使用不當﹐浪費人才。
150
夢寐以求
睡夢中也在想。形容願望的迫切。 【夢寐以求•求之不得】 mèng mèi yǐ qiú / qiú zhī bù dé 這兩個成語都表示迫切希望得到。區別在:「夢寐以求」多用於迫切希望實現而尚未實現的事物;「求之不得」多指迫切希望得到而終於得到的事物。
151
纍見不鮮
屢見不鮮 考試作弊屢見不鮮
152
一葉知秋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來到。比喻從細小跡象中可預料事物的發展變化。
153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 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谓处处都有贤人。 语出《论语·公冶长》 子曰:‘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 丘 者焉, 不如 丘 之好學也
154
天色已晚
天色漸漸暗了。
155
寢不聊寐
亦作“ 寢不成寐 ”。 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156
行屍走肉
比喻沒有理想﹐無所作為﹐糊裏糊塗混日子的人﹐雖然活着﹐同死人一樣。 【行屍走肉•酒囊飯袋】 xíng shī zǒu ròu / jiǔ náng fàn dài 這兩個成語都指庸碌無能的廢人。區別在:「行屍走肉」側重指人沒有靈魂﹑思想﹐渾渾噩噩地活着﹐語義較「酒囊飯袋」重;「酒囊飯袋」側重指光會吃喝而不會做事的人。
157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大家明白了付出了给予自己也会有快乐。只懂得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成就别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
158
無處可逃
沒有地方可以迴避
159
附耳低言
【解释】: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自】: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
160
知音難覓
知音難求
161
文采斐然
释义]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卓越。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说一个人文采好。
162
先苦後甜
经历苦难然后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163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此词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164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原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165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形容期待看到事情如何發展。
166
何去何從
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去取。 我不知道何去何從。
167
一言為定
一句話說定,不再改變或反悔。《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你兩人一言為定,各無翻悔。
168
至高無上
最高的﹐最尊貴的。意謂無可再高。《說文•一部》:“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169
變幻莫測
變化無常﹐難以預測。
170
難以捉摸
解释:不好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多用于指手段、方法。
171
成千成萬
极言数量之多。 成千成萬的人
172
不知天高地厚
俗〉不知利害。
173
欺人太甚
過於欺負人。甚:過分。
174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175
情不自禁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出自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176
雨過天晴
大雨過後﹐天色轉晴。常用來比喻情況由壞變好。
177
刮目相看
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這兩個成語都有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的意思。區別在:「刮目相看」多指某人已有明顯進步或某事物已發生了很大變化﹐需用新的眼光看待;「另眼相看」多指對某人或某事物特別重視或歧視。
178
故地重遊
:重新回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游览
179
自圓其說
使自己的話前後一致﹐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指找理由為自己的話辯解。 這樣解釋能自圓其說嗎?
180
古今中外
在戰役和戰鬥上面爭取速決, 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毛澤東)
181
出口成章
話說出來就是一篇文章。形容學識淵博﹐文思敏捷。也指口才好。
182
變廢為寶
原料要为生活中的废品,作出来的东西要能服务生活,还要绿色环保。
183
似醉方醒,如夢初覺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 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示 例 众人听了,~,尽皆喜悦。(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184
堅定不移
``` 近义词: 坚持不懈 反义词: 动摇不定、举棋不定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例子: 我们要~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
185
引經據典
引用經典著作裏的話作為依據。 論文作者引經據典證實自己的理論。
186
驚喜若狂
【解释】: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出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喜出望外。
187
大海撈針
比喻无从寻觅。 見海底撈針
188
物以類聚
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多和「人以羣分」連用﹐比喻壞人臭味相投﹐朋比為奸。
18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释 义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 出 处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190
舉世矚目
〖解释〗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 〖出处〗《国语·晋语》:“则恐国人之瞩目于我也。”战国·楚·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
191
捨本逐末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192
禮尚往來
在禮節上講究有來有往。現借指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對方。
193
情投意合
感情融洽﹐心意互相投合。投:投合。 兩人說得情投意合, 只恨相見之晚。
194
垂頭喪氣
形容失望﹑懊喪的樣子。 【垂頭喪氣•灰心喪氣】 chuí tóu sàng qì / huī xīn sàng qì 這兩個成語都表示失意沮喪﹐精神不振。區別在:「垂頭喪氣」指因受挫折而消沈﹑沮喪﹐側重對形態﹑神情﹑外貌的具象描述﹐且多為一時的神態﹐可用於人或物;「灰心喪氣」指因受挫折而心灰意冷﹐側重對精神﹑情緒的心理描述﹐且僅用於人。
195
追悔莫及
後悔也來不及了。 他現在追悔莫及。
196
義不容辭
道義上不容許推辭﹑拒絕。 【義不容辭•當仁不讓•責無旁貸】 yì bù róng cí / dāng rén bù ràng / zé wú páng dài 這三個成語都有對應該做的事情不推辭的意思。區別在:①「義不容辭」着重指對公正合理的事﹐道義上不允許推辭;「當仁不讓」着重指面對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退讓;「責無旁貸」指責任不應推卸。②「義不容辭」和「責無旁貸」既可用於眼前要做的事情﹐也可用於將要做的事情;「當仁不讓」多用於眼前要做的事情。
197
體無完膚
❶ 形容渾身是傷﹐沒有完好的地方。 ❷ 比喻論點被批駁得一無是處或文章被刪改得面目全非。 【體無完膚•遍體鱗傷】 tǐ wú wán fū / biàn tǐ lín shāng 這兩個成語都可表示全身都受傷。區別在:「體無完膚」現多用來比喻論點被駁得一無是處;「遍體鱗傷」只形容傷勢﹐沒有比喻用法。
198
勞逸結合
【解释】: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 【示例】:我们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199
言行相違
言语和行为不相符.说一套,做一套. 言行相詭,言行不一
200
閒情逸致
閑適幽逸的情趣。亦作“閑情逸致”。《鏡花緣》第八十四回:“他口口聲聲只是勸人做好事;要知世間好事甚多,誰有那些閑情逸致去做。”
201
玩火自焚
比喻幹害人或冒險的事﹐結果反而害了自己。
202
曲高和寡
❶ 曲調高雅﹐能唱和的人就少。原比喻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文學藝術作品不通俗﹐不能為大眾所接受或欣賞。 | ❷ 比喻懷才不遇。
203
相見恨晚
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 意气极其相投。
204
心灰意懶
形容失意的人灰心喪氣﹐意志消沈。也作「心灰意冷」
205
落落寡合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 他性情孤傲, 落落寡合
206
光陰似箭
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 光陰似箭, 不覺殘年將盡。
207
天數難逃
註定的天數,誰也逃不過
208
生死攸關
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攸:所。 生死攸關的問題。
209
負薪救火
同“抱薪救火”。比喻想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舊唐書•魏徵傳》:“譬之負薪救火,揚湯止沸,以亂易亂,與亂同道,莫可則也。”
210
沉魚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211
欲言又止
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事在两难,欲言而止。”
212
乘風破浪
比喻不畏艱險﹐奮勇前進。也形容事業迅猛地發展。 艦艇乘風破浪巡邏在祖國的海疆。
213
大謬不然
謂事實完全不是如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也謂大錯特錯。王夫之《宋論•哲宗》:“禁使勿知,而常懷不足之心,則不期儉而自儉。之說也,尤其大謬不然者。”
214
形影不離
像身體和影子那樣不能分離。形容兩個人的關係極其密切﹐經常相伴相隨。
215
喜怒哀樂
歡喜﹑惱怒﹑悲哀﹑快樂﹐形容人的各種不同感情。
216
每況愈下
指情況越來越壞。本作「每下愈況」﹐原意是用腳踩豬的小腿﹐小腿肉越多﹐豬就越肥﹐比喻從低微的事物看﹐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 他的病情每況愈下,治不好了。
217
樂此不疲
樂於從事這件事﹐而不知疲倦﹐不以為苦。 二十年前他對編詞典發生了興趣, 從此樂此不疲。
218
空空如也
形容一無所有,一無所知。 有些人喜歡誇誇其談, 其實肚子裡卻是空空如也。
219
何足為奇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近義:何足稱異。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孙先生,恰才你摆的阵势,都是可破的,何足为奇。”
220
難收覆盆水
比喻事情无法挽回。(散水難收) 语本《後汉书·何进传》 國家之事, 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 他便要回歸, 我也難收覆盆水。
221
喜極而泣
【解释】指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非常好的事情,而激动得流泪。 【例句】听到了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方军区的人民激动得喜极而泣。
222
未之有也
從來沒有過的,
223
巧言令色
用好聽的話和諂媚的態度討人喜歡。令色:討好的表情。 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樣子。《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
224
見賢思齊
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得與他一樣。《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25
衣冠禽獸
穿戴着衣帽的禽獸。比喻空有外表﹑品質惡劣﹑道德敗壞的人。 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作衣冠禽獸。”
226
今昔對比
現在跟以前不同了。見今非昔比 今昔對比, 憶苦思甜。
227
與世無爭
指在名利得失上不與世人爭鬥。 他向來與世無爭。
228
揚長避短
發揚優點﹐避開缺點
229
言外之意
在言語之外的意思。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yán wài zhī yì / xián wài zhī yīn 這兩個成語意思相同﹐都表示話外的話。區別在:「言外之意」是直陳性的;「弦外之音」是比喻性的。 他擺了一大堆困難, 言外之意是需要補助
230
九牛一毛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形容微不足道。 比喻極其渺小輕微。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陸九淵《與宋漕書》:“此在縣官,特九牛一毛耳,而可使一邑數萬家免於窮困流離。”
231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蓝-胜-蓝〕同“青出於藍”。 冰心 《三寄小读者·通讯三》 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 把老一代革命家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32
薪盡火傳
前一根柴剛燒完﹐後一根柴接着燒着。比喻師生傳授﹐一代代傳下去。也作「薪傳」﹑「傳薪」 《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謂柴雖燒盡,火種仍可留傳。後以“薪盡火傳”比喻道術學業之師徒相傳。《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
233
井井有條
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形容条理分明, 整齐不乱。 井井有條的工作。
234
樂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指有节制, 不过分。 《论语·八佾》 《關雎》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
235
如見其人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朱自清《战国策第八》: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36
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 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汉书·蒯通传》 方今爲足下計, 莫若兩利而俱存之, 參分天下, 鼎足而立, 其勢莫敢先動。
237
不遺餘力
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也不保留。
238
水滴石穿
水不斷地下滴就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完成艱難的任務。
239
見死不救
见到面临死亡威胁或困境的人而不去援救。常比喻冷酷无情。
240
今是昨非
今天是對的﹐過去是錯的。 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陶潛)
241
千變萬化
變化繁多。《列子•周穆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 國際形勢錯綜複雜, 千變萬化。
242
長途跋涉
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长途跋涉,汉语词汇,指路途遥远的翻山渡水,出自余秋雨《信客》。
243
與眾不同
和大家不一樣。形容表現突出 她做什麼都與眾不同。
244
隨機應變
隨着形勢的變化﹐靈活應付。 【隨機應變•見機行事】 suí jī yìng biàn / jiàn jī xíng shì 見見機行事。
245
袖手旁觀
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的冷淡態度。 【袖手旁觀•冷眼旁觀】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lěng yǎn páng guān 這兩個成語都有從旁觀看不參與其事的意思。區別在:「袖手旁觀」指對於應該出力相助的事情﹐竟然不管﹐着重表示不幫助﹑不過問﹐含有貶義;「冷眼旁觀」指用冷淡的眼光從旁觀看﹐表示不熱情﹑不關心﹐也指用冷靜的態度從旁觀察。
246
可遇而不可求
比喻任何美好的东西只能等待,该是你的只要通过努力抓住时机即会得到,不该是你的则不可强求,即使勉强得到了也终会失去。遇:机遇、时机 求:强求、勉强
247
各抒己見
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抒:表達﹐發表。 【各抒己見•各持己見】 gè shū jǐ jiàn / gè chí jǐ jiàn 見各持己見。
248
深入淺出
用淺易的方法表達深刻的道理。
249
千姿百態
谓姿态丰富多采。 秦牧 《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当然, 千姿百态的生活本身又为这种竞赛提供了根本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