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2 Flashcards
不可思議
原為佛教用語﹐指思維和語言所不能達到的境界﹐含有神祕奧妙的意思。現形容事物或言論無法想像或難於理解。
不久以前, 登月旅行還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屢見不鮮
經常見到﹐並不新鮮。也作「數見不鮮」。
【屢見不鮮•司空見慣】
lǚ jiàn bù xiān / sī kōng jiàn guàn
這兩個成語都表示經常見到﹑不足為奇的意思。區別在:「屢見不鮮」是說多次見到﹐不算奇怪﹑新鮮的事了;「司空見慣」則更進一層﹐表示見到的次數太多了﹐以致習以為常了﹐語意比前者要重。
賞心悅目
看了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
逃之夭夭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形容桃花盛開。後因「桃」與「逃」同音﹐故用「逃之夭夭」指跑得無影無蹤﹐含詼諧意味:一看勢頭不對﹐趕快逃之夭夭。
朽木不可雕
亦作“ 朽木難彫 ”。亦作“ 朽木不雕 ”。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论语·公冶长》
宰予 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
垂手可得
释义,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释义:形容毫不费力
出处:《水浒全传》
五湖四海
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理應互相關照。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 不知疲倦。
《三国志·蜀志·向朗传》
自去長史, 優游無事垂三十年。乃更潛心典籍, 孜孜不倦。年踰八十, 猶手自校書。
實事求是
❶ 指如實反映情況或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❷ 根據客觀事物探索它的規律性。
實事求是的態度。
昏昏欲睡
昏昏然只想睡觉。形容疲倦的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未至終篇, 昏昏欲睡, 心惶惑無以自主。
品頭論足
原指評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也指對人或事物說三道四﹐多方挑剔。也作「評頭論足」或「評頭品足」。
不虛此行
不虚此行: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前途無量
指一个人的前途没有限量
出处:钱钟书《围城》
投緣對勁
指兩個人完全相配。
飛蛾赴火
亦作“飛蛾投火”、“飛蛾撲火”。比喻自取滅亡。《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我已曾著人拿住楊景、焦贊兩個,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裡。”
水乳交融
水和奶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思想感情融洽﹐關係密切。
勢成水火
【解释】形容双方就象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示例】金庸《倚天屠龙记》第十九回:“正大门派和本教积怨成仇,更是势成水火。”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 其中也有好的东西不要拥有太多,不然就体现不出其价值所在,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金字塔顶上永远是最稀少珍贵的,意在提醒人们在面对取舍时应该如何抉择。
驚風飄白日
曹植-赠徐干: ⑴惊风:急风。以上二句是说,傍晚的时候急风大作,太阳很快地就落下去了。这里有慨叹时光飞驶人生短暂之意。
世外桃源
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受禍亂的地方。有“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語。後因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生活安樂的地方,或與外界隔絕,脫離現實的幻想境界。《痛史》第十回:“我這山中便是個世外桃源了。”
得心應手
心裏想怎麼做﹐手就能怎麼做。形容技藝純熟﹐運用自如。也指做事很順手。
華而不實
只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漂亮﹐但沒有實際內容。
語焉不詳
韓愈《原道》:“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後因以謂說話簡略而不詳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这句话,要有相对的时间观念才可以深刻理解!人们现在的近忧是由于以前的没有远虑,现在的没有远虑会导致日后有很多潜在的忧虑出现。反之人因为有近忧,所以没长远的打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