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2 Flashcards

1
Q

自我概念的功能1-自我一致性维持

A

指自我概念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个人怎样理解自己,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放松自我约束。

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与学业动机及学业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也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

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自我概念的功能2-经验解释

A

指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一定经验对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取决于个人再怎样的自我概念背景下作出评价。同样的经验对不同自我概念背景的人,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面对同样分数不同人的不同感受。
人们强烈地倾向于按照于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因此,改变人们已经形成并正在发生作用的自我概念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引导儿童已开始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看法应当是一种先定的教育定向。
自我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进入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都必须通过这一过滤器,同时被赋予意义,而所赋一样的性质,高度取决于个人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
研究:梅德维克,奥运银牌得主的不快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自我概念的功能3-期望定向

A

指人们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导的。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
burns伯恩斯发现,儿童对自己及其后继行为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自我概念相一致。
金盛华:差生成绩差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角色偏差role deviance的结果。差生的消极自我概念导致自我期望、学习动机、外部评价与对待都偏离应当被鼓励和提升的学生角色,其成绩落后是一个新的自我一致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在该系统中,成绩差是差生自己期待得到的结果,也是同学老师的期待,因此他们放弃努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

A

p170
人初生时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分化,6-8个月时开始出现自己身体和自身连续性的感觉,此时婴儿可以像认识不同时间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一样,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连续的对象。儿童自我意识在此上发展。
随着语言能力习得,与他人互动,开始学会用符号指称客体,自我明确分化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根据符号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当儿童开始学会用语词指称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同对象时,行为和关系的导向已经建立。自我概念的完整意义已经出现。

库利用镜像自我来解释儿童早期自我概念形成,有无法解释的部分。后米德用概化他人思想解决:个人的自我是根据一个抽象的概化他人的概念来形成的。重要他人思想到今天仍然在解释人们自我形成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米德:个人的自我是建立在符号建构的语言系统之上的,只有通过与他人的符号互动过程才能获得。

麦奎尔:儿童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儿童与他人的交往过程是不断提高知觉别人能力的过程,同样也是其自我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

A

儿童早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获得的。别人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儿童折射性的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而且会经由这一途径使实际的自我发展受到影响。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儿童与不同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因而也有不同的镜像自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不同阶段的重要他人构成

A

学龄前,主要是父母,其意识由父母的言行主导。
小学阶段,教师发挥可能超过父母的影响力。
小学高年级阶段,同伴影响力明显增加。
高中,教师影响力减弱。
直至大学,教师还在发挥影响力。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 教师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长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性质很难被其他途径的影响取代。
这就意味着,教师看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学生在学校、社会环境中是否积极的主要因素,教师不仅对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发挥巨大影响,而且会由此影响学生的实际自我状况与整个人生道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自我概念的发展-埃里克森人生8阶段危机

A

1.基本信任-不信任
0-1.5岁,基本信任的感觉主要从母亲和其他代理人那里获得,婴儿的各种需要得到及时满足,就学会了对母亲的信任,从而相信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发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反之,会对周围的人害怕、怀疑、不信任
2.自主-怀疑、羞愧
1.5-4岁,鼓励孩子独立做事,发展孩子的自主感,使其能控制自己。反之,使孩子产生失败体验,自我怀疑并感到羞耻。
3.主动-愧疚
4-6岁,儿童兴趣泛化,探索多,好奇多。言行得到积极反应和鼓励,孩子会有自主感。反之,孩子认为自己做错了事,产生内疚感。
4.勤奋-自卑
6-12岁,关心物品构造、用途与性质,对工具技术感兴趣。得到鼓励,激发勤奋感和竞争心,增强信心。成功经验增强儿童的勤奋感。反之觉得不如人,形成自卑感。
5.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6.亲密-孤立(18-30岁)
7.产出-停滞(30-65岁)
知觉到自己是社会中具有生产力的一员,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关心家庭成员,关心后代、社会,事业有成,就会有成功的产出和肯定的自我同一性。若只自我关注,负担、厌倦,则陷入人生停滞
8.自我完整-绝望
65岁以上,愿意回顾,获得自我完整的积极评价。相反则追悔,绝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同一性identity

A

青少年在自身的形象、角色、价值、目标等人生重要方面建立起成熟的自我意识,并且达到个人的内部认识与自身外部特征相一致。

在青少年阶段,自我同一性或关于自我特征的清晰自我概念的建立,是其自我发展的重要任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同一性混乱的表现

A
  1. 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的联系,或因为对成就不抱希望而放弃努力,产生工作瘫痪
  2. 不了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产生盲从或情绪对立,发生权威性混乱
  3. 不愿接触异性或耽于性关系,出现性混乱
  4. 不考虑时间限制,总想立刻解决问题或任意拖延时间,缺乏时间观念,产生时间混乱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

A

贝姆bem,与个人通过别人的行为来认识别人的特征的机制一样,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许多情况下,内在线索是微弱的,则个体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如果个体未受外部环境的引诱和约束,自由地行为,则改行为能真实表达个人的内在特性。相反,外界压力大的话,就不能代表个体的内在状态、特性和态度。
所以,个体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

A

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研究表明,自我认识过程并不是对全部现有信息进行扫描,而是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外部评价性信息。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是自信的,就会寻找能确认这个自我概念的信息,而排斥否定的信息。
个体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更倾向于选择证实自己自我概念的交往同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

A

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人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 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对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self-serving bias)。人普遍将成功归因于内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因。

费切霍夫的实验证明,人们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而在人际比较时,多数人把自己看得比一般人要强。而有关研究发现,人们越是用高估的眼光看待自己,就越认为其他人看自己会有嫉妒的成分。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会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自尊self-esteem

A

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价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
自尊是行为的动力,对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自尊者能树立合适的目标,能够以自我提高的心态来利用反馈,能成功应对困难情境;低自尊者常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或不树立目标,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对批评与负性反馈产生更多消极情绪及行为反应。低自尊个体怀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容易导致自杀等现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自尊的结构-詹姆斯

A

詹姆斯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自尊的结构-波普

A

波普则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知觉的自我就是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具备或不具备各种技能、特征、品质的客观认识。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人的一种意向和一种想拥有某种特质的愿望。两者一致,则自尊是积极的,不一致时,则自尊是消极的。
波普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1社会方面的自尊,指个体对自己和同伴间的互动关系的满意程度;2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指个体知觉到的自己对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的控制和支配力;3家庭方面的自尊,个体如果觉得自己是家中一个有价值的重要成员,并且感受到接纳,则有正向的自尊;4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指个体对自己外表的观点和看法;5整体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上的评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自尊的结构-库泊史密斯

A

库泊史密斯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建立,1个人重要性,指个体是否感到自己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美;2能力,指个体是否具有完成他人认为重要任务的能力;3个体道德性,指个体所达到的伦理和道德标准的水平;4权力,指个体影响和控制自己、他人生活的程度。

17
Q

自尊的结构-张静

A

自尊是个体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由自我效能/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自爱组成。

18
Q

自尊的结构-黄希庭

A

自尊可分为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其中特殊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某一方面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具有特殊性、情境性和不稳定性;一般自尊和总体自尊是在特殊自尊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自我评价与感受;总体自尊不具有情境性和特殊性,是对自我的总和评价和整体体验,具有稳定性。这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一般自尊又可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

19
Q

儿童和大学生的自尊结构

A

儿童-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组成。

20
Q

影响自尊的环境因素

A

不同发展时期,影响自尊的主导因素不同。家庭是影响儿童自尊的主导因素,随着儿童在学习的学习生活时间越来越长,学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个体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着自尊水平的高低(如果教师对待个体是支持的、关心的、鼓励的,同伴是友善的理解的,则有助于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当个体的主体意识逐渐成熟时,影响自尊的因素就更加复杂。

21
Q

影响自尊的经验因素

A

1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因此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3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的影响。自尊作为个人内心感受,意味着不同的个体经历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个体经验的性质会高度影响学生的自尊。詹姆斯在早期也强调了个体的自尊水平与成功经验的联系。个体通常关注其渴望成功的领域,这些领域的问题对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尊往往来自于这些领域的成功。同时,个人抱负过高可能对自尊产生负面影响。即个体对一种成功或失败的价值评估越小,其对自尊的影响也越小,甚至不产生影响。反之,成功或失败的价值越大,其对个体自尊的影响也越大。

22
Q

自我差距self-discrepancy

A

希金斯等人提出的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这一理论首先提出了三种自我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及应该自我。实际自我actual self指个体实际知觉到的主体自我;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个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应该自我ought self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个体尽职、尽责、尽义务。
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起导向作用的非现实自我知觉,因而被合称为自我导向self-guides或自我标准。希金斯将自我差异self-discrepancy定义为实际自我与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并指出自我差异是一种有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
自我差异理论假设,每种类型的自我差异反映了一种特定类型的消极心理情境。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沮丧类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个体产生焦虑类负性情绪,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23
Q

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

A

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它通常与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共同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自我提高者有其希望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尊重。为了强化他们宣称自己有能力的可信性,自我提高的人可能会告诉别人他们小的缺点以使别人相信,他们有力量和缺点,但是总体上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此时,承认错误实际是强化胜利宣言可靠性的策略。
类似的做法是美化策略。自我提高可以利用美化现象来实现。人们在完成某些事情后,可能会通过强调事情有多困难,来加强其成功的能力总量。

24
Q

自尊的测量

A
  1.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四级评分,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2. 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五级评分,0-64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25
Q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A

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最初由班杜拉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具有了较强自我效能感的儿童和成人更坚毅,更少焦虑、消沉,同时过着更健康的生活,更成功。
成功经验和控制感共同影响着人的自我效能感。

26
Q

控制点理论2013

A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这一概念由心理学家罗特rotter提出。控制点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控制点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内部控制特征的人……外部控制特征的人……
不同的人对于他们行为结果的原因有一贯不同的知觉。罗特认为,人们的经历导致他们对结果是由外部还是内部控制产生了概括化的期望。
由于内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内控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外控者成就动机相对较低。内控者相信可以对事物的发生施加影响,因而在困难时不怀疑局面好转的可能性,因而加大投入。相反,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后果的积极关系,会把责任归于外部因素,不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途径。
德韦克deweck发现,内控型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信心和自我责任定向,高成就目标,学习积极性。外控型则相反,缺乏自信,焦虑多,缺乏学习兴趣,及时成功了也归因于运气。

27
Q

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2014

A

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不是自己的能力所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产生了习得无助。沮丧、压抑的人因为相信努力是无效的而变得被动。丧失信心的人意志麻痹,主动放弃,成为习得性无助者。
过程:无法控制的失败事件➡️相信不能控制的观念➡️习得无助

28
Q

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

A

自我控制感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其中自我决定可以增加人的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能否让人自我决定,增强控制感,不仅影响人的习得无助状况,更进而影响人的心态、行为甚至健康。
有些疾病与无助感和自我选择减少有关。say医院,焦虑减少;养老院,老人在机敏、活动和精神愉悦方面。
另一方面,完全的自由和自我决定可能转化为一种负担。过多的选择使人麻木。有实验表明,人们对不能撤回的选择比可以撤回的选择表现得更满意。

29
Q

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

A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人对于自己能力的信任,具有明显的行为效应。拥有各种技能,并不等于在多种环境中都能很好运用,因为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导向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支持行为的各种技能。
自我效能感使我们树立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在困难面前更加坚持。
大量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可预测工人的生产率。出现问题时,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可使工人保持平静和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总是思索不足。

30
Q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作用的三个方面

A

1.选择行为。
个人对于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着人们对活动和特定社会环境的选择。人倾向于避开其认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和处境,但毫不犹豫地从事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的事情。在自我效能感的驱动下,行为常遵循“中等难度规则”,倾向于选择适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2.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
效能感越强,越相信付出会带来成功,因此会更努力,更持续。处于困境时,强效能感的人会付出更多去征服困难。事情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来说会有利于行为准备。因为不确定性给个体以发展空间,可以激起个体对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准备,事情太过确定反而缺乏应用的调整性而失去兴趣。say具有学业胜任力的学生成功解决难题,却在简单问题上犯错。
3.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力水平的一种判断,效能感高的人由于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信任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因此他们一旦开始就促使事情向他们的期望发展;低效能的人则相反。高效能的人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因此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怀疑最后成功的可能性,是乐观者。而低效能的人,是悲观者。

31
Q

动机水平与自我不满意和自我效能感的函数关系

A

高自我效能,高自我不满的被试,动机最强;
高自我效能,低自我不满的被试,动机其次;
低自我效能,高自我不满的被试,动机较次;
低自我效能,低自我不满的被试,动机最低

32
Q

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

A

效能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同自尊一样,是随着来之不易的成就而增长的。自我效能感的支持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 获得的成就: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评估,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会使人逐渐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稳固信心,从而建立强有力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会概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而且,由于其有广泛的经验支持背景,因而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但反复的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评估。
  2. 替代性经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建立成功经验。但我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可以得到替代性的经验。当人们看到与自己相近或相似的人获得成功时,也能促进自身的效能感提高;反之,当看到与自己相近或相似的人获得成功时,也能够促进自身的效能感提高;反之,看到相似的人付出很大努力仍然失败,效能感降低。从自我效能的性质上说,替代经验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特定的,不容易有一般性价值。
  3. 生理信息:紧张、焦虑等很容易降低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效能的判断。不过,当对情境熟悉并且已积累在特定情境的成功经验时,情绪线索对个人自我效能判断的影响会下降。
33
Q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

A
  1. hofstede:在权力距离、回避不确定性、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女性气质4个维度上的差异。
  2. “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p184
  3. Morris&彭凯平:鱼群游动方向归因实验
  4. 自我服务偏差v.s.谦虚偏差
  5. 辛格里斯自我建构量表self-construal scale
34
Q

“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

A

马科斯&北山:“独立自我-互依自我”的二元结构。通过比较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间自我概念的差异。
认为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价值,视自我为独立实体,因而自我概念与社会背景间是分离的。这种自我概念的建构称为independent self。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以及个体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因而“与自我联系的他人”在自我概念中有重要地位,这种自我概念建构称为互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
这种自我概念结构上的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多个方面。

35
Q

自我的动态观

A

不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可能随情境等因素在同一个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观点可能同时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36
Q

动态建构理论dynamic constructive approach

A

1.文化并不是维度论定义上的静止的、宽泛的结构,更具有动态性和不连续性,是一套为人们共享病内在化了的松散网络,而这些松散结构,又由随不同情境而变化的知识结构所构成。
2.一个个体可以获得不止一个文化意义系统,即使这些文化意义系统之间是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意义系统之间进行转化,即“框架转化”frame switching
研究:“双文化被试”,香港被试的文化启动范式研究

37
Q

框架转化

A
  1. 个体内部的文化意义系统不一定是多重意义、价值观的混合体,意义系统间可以彼此独立

2. 接受一种新的文化,不意味着原有的文化自我成分会被取代,新文化与旧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并不是冲突矛盾的。

38
Q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A

被试对能够描述自我的词的回忆量要多雨不是描述自我的词。

39
Q

重要他人参照效应

A

被试对能够描述重要他人的词的回忆量要多雨不是描述重要他人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