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法和Q分类技术 Flashcards

1
Q

口语报告法的理论假设

A

(1)被试的行为可以看作在一定“问题空间”的搜索,随着这种搜索,被试逐步积累起有关问题情景的知识。
(2)被试的每一步搜索,都包含着某一种与任务有关的算子,被试把算子应用于短时记忆中的知识,从而进入问题空间中新的层次。
(3)被试的口语报告,相应于其最新获得的信息以及短时记忆中的部分信息。
(4)被试短时记忆中包含的信息主要由算子输入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算子所产生的新知识记忆目标表征与子目标表征的符号等几方面内容组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程序

A

口语报告法分为问题设计、口语报告、记录与转译、数据编码和结果处理等五个程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口语报告法与传统内省法的区别

A

首先,理论假设与依据完全不同;
其次,口语报告法采用天真朴素的被试,不了解其有关行为的理论构思,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而内省法的被试经过专门训练,往往就是研究者自己,明确的了解理论设想与构思; 第三,口语报告法要求在心理活动的当时收集数据,边作业边报告,随着时间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而测量心理特点,而内省法则在作业完成以后,用问卷、访谈或自我追忆等方式进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口语报告的编码和结果处理

A

进行口语报告的编码,首先要设计相应的编码系统。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编码系统必须能反应任务的特点,适合于特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必须反映出研究的理论构思,符合理论上的要求。
在设计出编码系统以后,下一步工作便是实际编码。
口语报告结果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进行“决策树”分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口语报告数据的运用

A

一是探索性研究,作为有关认知过程的初期资料,以此寻求有规律性的东西;
二是用于对其它数据进行补充,对其它数据作进一步的说明;
三是用于检验假设,运用口语报告数据,检验某种理论假设;
四是用于建立心理模型,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社会测量的概念

A

社会测量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测量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果—人际知觉方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社会测量法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

A

(1)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的变量;
(2)社会测量容易引起被测人较强的兴趣与动机;
(3)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社会测量的标准

A

社会测量的标准可以按其重要性分成强标准和弱标准。

强标准是指对于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义和长期影响的标准;若标准往往是临时或短期性的活动或任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选择标准时,应注意掌握两条原则:

A

(1)让受测者了解标准的内容;

(2)标准尽可能具体,说明一起参加什么工作或活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社会测量的实施

A

在实施社会测量时,应明确指导语,并指出测量目的;让受测者在自愿基础上参加测定,并向它们说明,将不公开测量结果。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确定了选择标准和数目以后,应向被测人说明测量意义,熟悉它们的情况,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使测量顺利进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社会测量的几种形式

A

(1)社会测量图:以矩阵方式标出选择对象,按喜爱程度作出等级,然后以等级顺序加权记分。
(2)靶式社会图:这种形式比上一种形式更有用,这是以靶图方式标出被选频次,靶心为频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越是不被人选择的人物所处的区域。
(3)“猜测”技术: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给受测人呈现一些有关积极或消极特征的简短描述,让他们列出与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后根据这些选择作出分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

A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和指数分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1、社会测量矩阵分析

A

这种方法对团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最有效。

这种分析法主要适合于小团体,当团体增大时,很难从数目差异中纵观整个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测量图更有效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2、社会测量图解分析

A

图解分析又称为指向图分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3、社会测量指数分析

A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也许对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因为它以一个综合指数表示了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A

社会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经济和自然的采集心理研究数据的方法,可以用于各种团体方面的研究。
作为一种测量方法,我们还需考虑一下它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主要是指它的信度和效度。 社会测量法也有较大的局限性,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表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社会测量数据的应用主要是分组、诊断、治疗和评估四个方面。
社会测量法的发展趋势是广义化、数量化、多元化和系统化。

17
Q

Q技术的性质和意义

A

以“人”作为分析单元,重点在于分析“人际”的关系,这就是Q技术。

Q分类技术是由斯蒂夫森1953年在《行为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是用于研究所谓“人际关系”。 Q技术适宜于小样本或少数被试的研究,特别对个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8
Q

Q技术的程序

A

Q技术运用等级顺序程序对客体作出分类,这些客体可以是陈述句、单词、图片等,让受试者根据一定标准把这些客体分类成几堆。
在分类以后,每一陈述获得了相应的分数。
在数个受试者分类以后,可以求出“人际关系”。

19
Q

Q技术的类型

A

1、非结构性Q分类

2、结构性Q分类

20
Q

1、非结构性Q分类

A

非结构性Q分类是对一组同质项目按不同程度而作出的分类。

21
Q

结构性Q分类

A
机构性Q分类是一个把理论构思结构化的过程。常见的结构性分类有两种:
(1)单向结构性分类
单向结构性分类是运用一种变量分类基础的结构性分类,类似于简单的单向方差分析。
(2)双向结构性分类
双向结构性分类适合于较复杂的理论构思,即进行两个维度的分类。
22
Q

Q技术的优点

A
(1)与理论密切结合;
(2)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很少的样本的研究情景;
(3)用于检验自变量对于复杂因变量的效应;
(4)特别适宜于进行探索型的研究,有助于提出和发现新的思想和假设;
(5)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使这一方法更为实用。
23
Q

Q技术的缺点

A

(1)作出的有关人员类型分类的普遍性往往不高;
(2)项目不易满足某些统计处理方法的假设;
(3)具有强迫选择和分类的性质,使得限制了受试者的自由反应,并可能满足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