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 Flashcards

1
Q

人格障碍含义

A

人格障碍是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持久模式,是泛化的和缺乏弹性的,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并导致个体的痛苦或损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4和DSM5一样

A
症状标准:
(1)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所应有的持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表现为下列2项以上:
①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释方式);
②情感(即情绪反映的范围、强度、脆弱性和适应性);
③人际关系;
④冲动控制。
(2)这种持久的行为类型是不可变的,并且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严重性:
(3)这种持久的行为类型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

病程:
(4)这种行为类型在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不变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时。

排除标准:

(5) 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6) 这种行为类型并非由于某种物质或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DSM4对人格障碍的分类

A
DSM4区分了十种人格障碍,并在相似的症状描述基础上将它们分为三大类群。
1.A类群:
以行为古怪、奇异为特点,
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人格障碍。
2.B类群:
以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
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
3.C类群:
以紧张、焦虑行为为特点,
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人格障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偏执型人格障碍

A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偏执、猜疑、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以及社会隔离

1.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以下4项以上:
1)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2)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中
3)勉强地信任他人,因为担心一些资料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4)从常见的线索或事件中悟解出隐含的贬低或威胁性意义;
5)持久地认为他人对之有恶意,即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6)觉得自己的名誉或者人格遭受他人攻击,虽然他人并不这样认为;患者迅速做出愤怒反应或做出反击;
7)虽然没有证据,但还是对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
②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2)DSM-5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比如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
1)同DSM-IV的内容。
2)同DSM-IV的内容。
3)对信任他人很犹豫,因为毫无根据地害怕一些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4)善意的谈论或事件会被当作含有贬低或威胁性的意义。
5)持久地心怀怨恨。
6)同DSM-IV的内容。
7)同DSM-IV的内容。
②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或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之中,也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

  1.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生物学因素:一些研究认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比较常见
    (2) 心理学因素:错误的认知或想法导致了个体错误偏执、攻击的行为
    (3) 文化因素:一些特殊人群,如监狱中的犯人、民、老年人等,因其独特的经历,容易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3.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治疗人员要形成和患者彼此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指责和抱怨。采用认知疗法的方法来解决患者歪曲的认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分裂样人格障碍

A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患者以社会隔绝、情感疏远为主要特征。
1.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与社交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流场合表情有限,起自成年早期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以下4项以上:
1)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2)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3)很少有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4)很少对娱乐活动感到乐趣;
5)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的或知心朋友;
6)对于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
7)情绪淡漠或感情平淡。
②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也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2)DSM-5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一种脱离社交关系,在人际交往时情感表达受限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
1)既不想要也不享受密切的人际关系,包括成为家庭的一部分。
2)同SM-IV的内容。
3)同DSM-IV的内容。
4)同DSM-IV的内容。
5)同DSM-IV的内容。
6)同DSM-IV的内容。
7)同DSM-IV的内容。
②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或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程之中,也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
  1.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心理动力学:患者的极端社会规避性,是由于人基本的接触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防御反应。
    (2) 认知理论:患者在认知上存在缺陷,思想的极度混乱和贫乏,不能有效地关注周围的情况来获得准确地感知。这些缺陷使患者缺少情绪反应,不能够接受和解释复杂情绪的线索,对激发情绪的刺激难以做出反应。
  2.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
    (1) 首先鼓励他们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兴趣,向他们指出社会关系的价值。甚至有时要由治疗者教给患者各种情感反应,帮助他们体会别人的情感。
    (2) 采用角色扮演技术对患者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治疗者可扮演一个朋友或一个重要人物,帮助患者学习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分裂型人格障碍

A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社会隔绝、行为古怪、多疑为主要特征。
1.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M-IV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在社交关系中感到孤独和不适,与亲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动感情,而且还有知觉或者认知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符合以下5项以上
1)牵连观念(未达关系妄想程度);
2)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
3)不同寻常的知觉或者躯体幻觉;
4)古怪的言语
5)猜疑或偏执观念
6)感情不适合或受限制
7)古怪的行为和表现;
8)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
9)过分的社会焦虑,往往伴有偏执性的害怕感但没有对自己错误的判断
②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
(2)DSM-5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一种社交和人际关系缺陷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表现为对密切关系感到强烈的不舒服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下降,且有认知或知觉的扭曲和古怪行为,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2)影响行为的古怪信念,或魔幻思维,及与亚文化常模不一致。
1)同DSM-IV的内容。
3)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包括躯体错觉。其出如4)古怪的思维和言语。
5)同DSM-IV的内容。
6)同DSM-IV的内容。
7)古怪的、反常的或特别的行为和或外表。
8)同DSM-IV的内容。
9)过度的社交焦虑,并不随着熟悉程度而减弱,并与偏执性的害怕有关,而不是对自己的负性判断。
②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或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程之中。

2.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有人认为,分裂型人格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基因型的表现型。由于缺少相应的生物或环境的压力,就会以相对较轻的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

  1.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药物治疗:采用抗精神病药,如氟哌丁苯进行治疗
    (2) 心理治疗:教给患者社交技能,以帮助他们与人交往,减少对他人的不信任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回避型人格障碍

A

回避型人格障碍以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为特征在生活中表现回避、退缩,过分敏感,易于焦虑,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

1.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避免社交、无能感和过分的否定评价;起自成年早期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4项以上:
①因为害怕批评、遭到反对或拒绝,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
②除非能确定他人会喜欢自己,否则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
③因为害羞或害怕被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
④沉湎于在社交场合遭到批评或拒绝的想法;
⑤不参加新的人际交往场合,因为有无能感;
⑥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个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或比其他人差得多;
⑦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因为认为会因之难堪
(2)DSM-5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
①同DSM-I的内容。
②同DSM-Ⅳ的内容。
③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④具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
⑤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⑥同DSM-Ⅳ的内容。
⑦同DSM-IV的内容。

2.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一些理论学家认为,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易患病的基因、习得性恐惧、令人不安的思维方式是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2)许多学者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的训斥造成的。
3.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最初的治疗任务就是要通过支持和共情等方法,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之后的治疗包括:
(1)心理动力学:帮助患者揭示其症状的根源,并修通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自我的力量
(2)行为治疗:通常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和暴露疗法,要求患者逐渐增加其社会接触。
(3)认知治疗:改变患者使自己烦恼的信念和想法,增加他们对情感不适的承受能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4)团体治疗:让患者在团体中进行社会交往,对其进行训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依赖性人格障碍

A

依赖型人格障碍者缺乏自信、依附于他人,遇到轻微应激即退却,寻求帮助,需要保护,且其性关系多不成熟,往往存在婚姻问题,缺乏亲密朋友。

1.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而且又害怕离别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5项以上:
①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劝告或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②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③难以表示对他人意见的不同看法,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注:不包括有现实依据的恐惧)
④难以开始一项事业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而不是因为缺乏动机或精力);
⑤愿意不遗余力地争取他人的照料和支持(甚至为此主动去做会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⑥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因为十分害怕不会照料自己
⑦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地寻找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
⑧不现实的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以致不得不自己照料自己的恐惧。
(2)DSM-5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症状标准同DSM-IV的内容。

  1.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患者的父母出于爱或独裁的目的而过分保护孩子。他们总是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需要,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的依赖行为,并且提高了孩子对与父母分离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2) 认知治疗家认为,患者有几种明显的适应不良的信念,其中包括:①在面对世界时,认为自己是缺乏能力和无助的;②必须找到一个人来帮助自己应付问题。

3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行为认知治疗:帮助患者面对和改变自己适应不良的信念,训练患者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2) 人本主义或非指导性治疗方法:主要为了解决患者在治疗关系中对治疗师的依赖问题
(3) 团体治疗:通过患者之间的交往,帮助患者塑造行为和表达情感,帮助患者发展问题解决和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建立其自信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强迫型人格障碍

A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严肃沉闷为特征。

1.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不惜牺牲变通性、开放性与效率,沉湎于追求秩序和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都得到控制管理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4项以上:
①沉湎于追求细节、规则、安排、次序、结构或日程,以致活动的主要方面却被忽视
②事情要完成得十全十美;
③过分地献身于工作,以致没有业余时间和朋友交往(并不是由于经济原因);
④在有关道德或价值观等方面是十分谨慎小心、无可指摘和不可变更的(并不是由于文化或宗教观念);
⑤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
⑥不愿指派工作给其他人或与其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们丝毫不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⑦对自己和对他人采取非常吝啬节约的开支方式,认为钱一定要储存起来以备日后可能发生的灾难
⑧显得僵硬固执。
(2)DSM-5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沉湎于有次序、完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上的控,而牺牲灵活、开放和效率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症状标准同DSM-IV的内容。

2.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强迫型人格障碍可能与A型人格有关。
(2)心理分析理论
①由于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对于儿童的自主行为加以惩罚,抑制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历程,结果使儿童极力地去迎合别人,特别是已经内化了的父母的要求,这种对严格标准的坚持,成为个
人生活的主题。
②儿童在其为挣脱父母控制而获得独立的斗争中,会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为了防御这种冲动的威胁,儿童会对其加以否认和内化,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过于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成为
一贯甚至终生的行为模式。
(3)认知治疗家:强迫型人格障碍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患者狭隘、过分严格,对生活和世界形成正确的理解,难以从个人经历中形成一致、恰当的世界观。

  1.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心理动力学:帮助患者对其真实的情感能更清楚地认识、体验和接受;
    (2) 认知治疗:帮助患者认识、体验和接受情感,还帮助患者纠正其极端化的想法、完美主义、犹豫不决和做事拖延的问题,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应付其持续的焦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表演型人格障碍

A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过分招摇、表现轻浮,其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不良,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1.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过分的情绪表达和招引他人注意;起自成年早期,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出现,表现出下列5项以上
①如自己不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
②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是带有过分的性诱惑或挑逗性行为;
③迅速变换而肤浅的情感表达;
④持续用外表吸引他人注意;
⑤说话拿腔拿调,给人留下夸张但空洞的印象
⑥情绪表达显得戏剧化、舞台化和过分夸大;
⑦易受暗示,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⑧认为与别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亲近。
(2)DSM-5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过度的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症状标准同DSM-IⅣ的内容。

  1.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表演型人格障碍可能与其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可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同样的内在原因在不同性别的人身上的不同表现。
    (2)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患者的情绪化和性诱惑是由于家长,特别是父亲对女儿的诱惑。其父母把性视为一种肮脏的东西来谈论,但却表现出对性行为的兴趣。这种成长环境可以解释为何患者对性非常热衷。另外,作为对内心低自尊感的一种反抗,患者总是试图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

3.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注重修正患者有问题的人际关系。治疗中通常要让患者知道,现有交往手段获得的短期利益是以牺牲其自身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并且要让患者学会用更加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自恋型人格障碍

A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妄自尊大,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智慧和成功的幻想,自我中心等为特征。

1.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M-IV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持续地表现出浮夸、需要他人赞扬;起自成年早期,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出下列5项以上:
①对自我重要性有一种夸大的感受;
②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利、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们或机构)所了解或与之共事;
④要求赞扬;
⑤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别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性的,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⑦缺乏同情感,不愿设身处地地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⑧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⑨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2)DSM-5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症状标准同DSM-IV的内容。

  1.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教养方式:拒绝型的家长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对孩子表现出不爱和不接受的行为方式,使孩子感到不满足、被拒绝、没有价值,从而对世界充满警惕。其中一部分孩子为了对抗这些消极的情绪,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认为自己实际上是非常优秀的,是被人需要和受到崇拜的。
    (2) 行为和认知模型:当个人总是被父母或某个团体认为是“与众不同”时,自恋的症状就会出现。
    (3) 社会学:有学者提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观念的强调造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流行,但这种流行也可能是因为对这种障碍的兴趣和研究的增多而造成的虚假现象。

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认知治疗的目标是用日常生活中实际可以获得的愉快体验,来代替患者的自我夸大的观念,用放松训练等应付策略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批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边缘型人格障碍

A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为突出特征。

1.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①疯狂地努力以避免遭到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不包括⑤所指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②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自我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③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续的不稳定变化;
④至少在两个领域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倾向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鲁莽驾驶、狂吞滥饮(注:不包括⑤所指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⑤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自伤行为
⑥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稳定
⑦长期的空虚感;
⑧异常的暴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
⑨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2)DSM-5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症状标准同dsm-iV的内容

  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 生物学因素: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与基因和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受损有关
    (2) 客体关系学派:儿童与对其不接纳的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造成其障碍的最初原因。这种非接纳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丧失自尊心,对父母过度依赖难以很好地应付与父母的分离
    (3) 早期的创伤(性与身体方面的虐待):一些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比其他种类的患者,更多的报告受到过虐待。
    (4) 社会文化学: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太快的文化变动,可能会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如认同感丧失、空虚、担心被抛弃、焦虑阈限低等。
  2.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认知行为与心理动力学结合:通过塑造患者对环境和自己的反应进行解释的新的认知模式,来使患者更多地意识到并了解他人的想法;
    (2) 团体心理治疗:将团体作为患者情绪、认知和记忆的放大器和缓冲器,提供形成亲密依恋关系的机会;强化患者的自我形象,保护其自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反社会人格障碍

A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的行为为显著特征。

1.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DSM-IV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一直忽视或冒犯他人的权利,起自15岁前,包括至少下列3项:
1)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做出应遭拘捕的行动;
2)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利用假名或诈骗
3)冲动性,或在事先不作计划;
4)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多次殴斗袭击;
5)鲁莽地不顾他人或自己的安全;
6)一向不负责任,表现为多次不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
7)缺乏懊悔,表现为在伤人、虐待他人或在偷窃之后显得无所谓或作合理化的辩解。
②至少18岁。
③在15岁前起病者有品行障碍的证据。
④反社会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的病程中。
(2)DSM-5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3项或更多症状:(症状同DSM-IV的内容)
②同DSM-IV的内容。
③同DSM-IV的内容。
④反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之中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1)基因因素
研究表明,反社会或犯罪行为有中等程度的可遗传性;
强烈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的先天倾向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2)神经生物学的影响
①低兴奋性假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脑皮层低兴奋水平是造成其反社会和冒险行为的主要原因。
患者会热衷于寻求刺激,来减少由于惯常的低兴奋水平所导致的无聊和消极情绪。
②恐惧缺失假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恐惧阈限比正常人要高,这种恐惧的缺失会带来所有其他相关的主要症状。
(3)家庭的影响
缺乏情感和遭到父母粗暴拒绝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病态行为的主要原因。他们可能在和父母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方式。
(4)心理因素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在道德原则和推理能力的发展上是滞后的。他们难以同时在头脑中对事物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比较,只有在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之后,才考虑他人对此会有的反应。还有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其人生哲学是认为他人的需要无关紧要。
(5)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整合模型
要了解、预防和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关键是要从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各种角度入手。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行为治疗:①撤除对反社会行为有意义的强化,并且在必要时对这种行为进行惩罚;②塑造希望获得的替代行为,并对模仿行为进行系统的强化或奖赏;③在个体行为逐渐能够自我控制的情况下,逐渐用象征性的奖励代替物质奖励。
    (2) 认知治疗:通过引导性讨论、结构性认知练习、行为试验等方法引导患者按照道德和认知发的规律,在更高和更抽象的水平上进行思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