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智力与测量 Flashcards

1
Q

心理测验概念

A

心理测验指对个体的行为样本的标准化测量,是一种测量工具,被用来测量人们在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和人格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心理测验主要类型

A

1⃣️心理能力测验:
1.智力测验:测量一般的心理能力,评估智力的潜在能力,而不是之前学习或积累的知识。
2.能力倾向测验(才能测验):评估特定类型的心理能力,如评估词汇推理、语言运用、空间关系、知觉速度和准确性等能力)
3.成就测验:主要测量个体对各科目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积累
2⃣️人格测验:
测量人格的不同方面,包括动机、兴趣、价值观和态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标准化

A

指测验施测和评分的统一的程序,具体包括保持施测过程,主试特征、指导语、环境的严格一致,即所有的被试得到同样的指导语,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时间限制,这样他们的分数才可以被有意义地比较
将分布中所有被试通过其到均值的标准差距离来表示,统一成同一标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测验常模

A

提供了一个心理测验中某个分数相对其他分数的位置的信息。通常,测验常模可将“初始分数”转换成百分数。一个百分数表明有多少人得到跟你一样和或者比你低的分数。常模所依据的人群样本为标准组,理想状态下,测验常模应该依据一个精心挑选的能充分代表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大样本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信度/重测信度

A

实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即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重测信度:通过比较一个测验对同一被试的两次施测的结果一致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相关系数

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效度

A

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所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包括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内容效度

A

测量用的题目对整个测验内容范围的代表程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结构效度

A

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结果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程度如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效标效度(实证效度)

A

对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被估计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即效标。依据效标资料与测验分数是否同时收集,可分为同时/预测效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心理年龄

A

一个生理年龄达到该数值的儿童将表现的心理能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智力商数

A

特曼
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使得比较不同生理年龄的儿童的智力成为可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韦克斯勒的创新

A

提出了一个专门为成人设计的高质量智力测验—韦氏成人量表
韦氏两个创新:1.对比斯坦福—比奈量表,韦氏更少依赖被试的语言能力
2.放弃智力商数,并使用了一个基于正态分布的新的计分方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斯皮尔曼“g和s”

A

认知能力都共享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用“g”表示。
人们还具有特殊能力(s)
个体在这些专门领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一般心理能力决定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流体智力

A

包括推理能力、记忆容量和信息处理速度。极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内容,由个人天赋决定,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下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晶体智力

A

包括应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决于学习,由词语计算和一般知识知识测验来测定,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一生都在发展,25岁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

17
Q

离差智商

A

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表示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位置,韦克勒斯将离差智商平均数设为100,标准差为15。

离差智商能够被转换为百分比分数,这个主要优点在于不管个体处于什么年龄组,特定测验中的特定分数转换为百分比分数永远都是一样的。

18
Q

智力迟缓/障碍

A

指始发于18岁以前,呈现适应技能存在缺陷、低于正常水平的一般心理能力。适应技能包括三个广泛领域的日常生活技能。概念/社会/实践技能。
这个定义应注意:1.IQ低于正常标准不是固定的
2.日常生活技能缺陷是必要条件

19
Q

天才

A

IQ落于发布中最高的2%到3%的儿童称为天才,天才计划的最低IQ分数通常为130左右

20
Q

智力的决定因素和证据

A

1⃣️遗传影响智力: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遗传性评估
2⃣️环境影响智力:收养研究、环境剥夺和环境丰富化、弗林效应
3⃣️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4⃣️文化差异

21
Q

遗传影响智力的证据

A

1⃣️双生子研究:关于基因因素在智力中的地位的最好证据来自于比较同卵和异卵的双生子研究。
研究原理是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常常会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发展,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共享着更多基因亲缘关系,如果同卵双生子在智力上比异卵更相似,则可假定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更高的基因相似性

2⃣️收养研究:如果收养儿童即使没有被养父母抚养,也在智力上与生父母相似,那么就支持了基因假说

3⃣️遗传性评估:遗传率是由基因决定的特质差异占总差异的比率。任何特质的遗传率都能够被评估,通过各种符合逻辑和数学推理的可行方法评估。

22
Q

环境影响智力证据

A

1⃣️收养研究:与养父母的相似性被归因于养父母塑造了生活环境

2⃣️环境剥夺和环境丰富化:
累积剥夺假设:在标准以下环境中被抚养长大的儿童应该经历着随着年龄增长IQ逐渐下降
相反,从剥夺性的环境中转移到对学习更有益的环境中,儿童将从环境丰富化中受益,IQ分数逐渐增加。
总体趋势显示,在大多数收养关系中,改善的环境会引起IQ分数的增加。IQ分数不是一成不变的,低环境的影响十分敏感

3⃣️弗林效应:智商测验的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可归因为环境因素(近亲通婚、营养、社会复杂、教育)

23
Q

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影响智力的证据

A

斯卡尔的反应范围模型:假定遗传可能对智力设定了特定的界限,而环境因素决定着个体落在这些界限中的位置。基因构成对个体设置了即使环境十分理想也不能超越的上限,还为个体设置了下限,尽管有时候极端的环境能够把个体的IQ拉到低于这条下限
在高质量:接近他们潜在IQ范围的顶端分数

24
Q

智力商数的文化差异

A

1⃣️遗传性解释:詹森认为平均IQ的种族差异主要是遗传的结果。
2⃣️社会经济劣势解释:IQ分数低下是由于他们多在剥夺性环境中长大的,这种环境造成了儿童的劣势(更少关注、书、更少学习上的帮助)伪装的社会阶层差异
3⃣️刻板印象威胁解释:少数族群的成员对任何存在的关于他们智力的消极刻板印象是非常敏感的。
(破坏投入学业工作的情绪,学习动机降低,结果学业表现变差。IQ测验容易引发被烙印群体成员的焦虑,这种焦虑可通过暂时破坏认知功能来损害测验表现)
4⃣️智力测验的文化差异

25
Q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

A

1⃣️分析性智力:包括抽象推理、评价和判断
2⃣️创造性智力:产生新想法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实践智力:有效处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