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专 Flashcards

1
Q

人本主义

A
罗杰斯、马斯洛
强调人类独有特质,尤其是个人有成长的自由和潜能,从根本上不同于动物,人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的、理性的存在。(自我概念,追求自我成长的动力;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人格
现象学研究方法
没有明确方法,理论难以论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内/外归因

A

认为人们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内部,即归因于个人因素,或者归因于个人外部,即归因于环境。他阐述了对于事件和行为的解释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的分类方法。内归因指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于个人的性情、特质、能力以及感觉。外归因指行为的原因归结为情境需求或者环境限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基本归因偏差

A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喜欢用内部归因解释他人行为而低估情境因素,行动者偏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外归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人格测量方法

A

1⃣️自陈量表:MMPI、NEO、16PF、爱德华个人兴趣表
2⃣️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3⃣️情境测验:性格教育测验、情境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WAI方法

1⃣️自陈量表:从人格特质角度出发,让被试按照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以事先编制好的问卷形式进行,由一系列问题经过标准化的计分组成。
2⃣️投射测验:从无意识角度出发,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关注行为的潜意识决定因素来解释人格。重点在于给被试一些模糊的、有歧义的刺激,要求被试以一种能反应他们动机、特质方式作出回答。
3⃣️情境测验是从情境角度出发,让主试在某种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设计原则是将情境中某种刺激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关系确定下来,那么就可以创造某种情境来预测或监视个体行为,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
4⃣️自我概念测验在测量自我概念时,以“自我”为角度,不仅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要了解“自我感受”和“自尊”的程度,比较“现实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之间关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厌恶疗法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戒烟

A

1⃣️一个厌恶的刺激会与引发不良行为的刺激配对。厌恶疗法利用经典条件作用产生的自动化反应。使用的时候,它通常作为一个大的干预计划中的一个成分出现。
厌恶疗法可以治疗一些令人苦恼的行为,包括药物和酒精滥用、性变态、赌博、偷窃、口吃、吸烟及过度进食
厌恶疗法让人讨厌之处在于,来访者需要忍受绝对会令人不适的刺激,如电刺激或药物引发的恶心的感觉
2⃣️ 操作..是一种反应被它所带来的结果控制的学习模式,操作性条件反射通常由塑造形成,塑造是实验者对被试接近期望的行为给予强化,直到形成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偏见 社会/认知根源

A
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态度,常常导致歧视(歧视指区别对待某一成员的行为
1⃣️社会:1.团体冲突论
                2内/外群体。3社会认同威胁
                 4.社会不平等
2⃣️认知:1.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媒体宣传、操作性条件反射)
                2.归因偏差(基本/防御
                3人际知觉主观性、刻板印象、可得性启发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检验偏见

A

一系列单词和图片被呈现在屏幕上,要求被试尽可能又快又准确地作出反应
在第一组试次中,反应要求是如果呈现黑人图片或褒义词,则用左手按特定键作出反应,如果..白人/贬义词,右手…
在第二组…..黑人/贬义,左手..白人褒义,右手
多种刺激快速连续出现,电脑精确记录反应时。研究发现,当喜欢的面孔与褒义词相联系时,被试反应时更短。
因此,如果被试对黑人有负性的内隐态度,进行第二组试次会有更短的反应时。
如果是这样,那么两组试次间的平均反应时的差异就反应了被试内隐的种族主义倾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韦伯定律 适用条件 意义

A

1⃣️韦伯定律指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保持一种常数关系。
deltaI/I=K(I:标准刺激的物理量;deltaI:差别阈限;K:常数)对于不同感觉,K的数值不同,即韦伯分数不同
2⃣️条件: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即只有使用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分数才是一个常数。刺激过强或过弱,比值都会发生改变
3⃣️意义:它使得比较不同感觉通道及不同条件下的感受性成为可能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敏锐程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考察两种情绪对于记忆单词效果的影响 实验

A
实验目的:..
实验假设:快乐情绪会促进记忆单词的效果
实验设计类型:2(情绪:快乐/悲伤)单因素组间设计
自变量:情绪,快乐悲伤两水平
因变量:正确记忆单词个数
控制变量:记忆单词的难度,被试的英语水平,单词总数
实验程序:
  被试:采用随机抽样..六级500分左右的大三学生100名,男女各半
  实验材料:从六级词汇中选取50个长度为6-8个字母的adj,制成单词表
   实验过程:1.被试随机分为AB组,每组50人,男女各25
                     2.A组播放五分钟悲剧,B组..喜剧视频
                     3.用情绪量表测试每名被试情绪,确认情绪操纵是否有效
                      4.发放单词表,限时10分钟记单词
                       5.测试并记录被试正确单词个数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主效应 交互作用

A

主效应: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的平均数差异,即某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对应两因素方差分析中的行/列效应
交互作用:一个变量在另一个变量不同水平上效果不同
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实验两因素相互影响,但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下一步应进行简单主效应分析,具体化交互作用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化

A

非:当其他一定时,该预测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效标变量同/反向变动b个单位

标:当…时,该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正/负相关,且相关大小为B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回归方程可以说明X和Y有因果关系吗

A

不能

因为回归方程只能说明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不能排除混淆因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r的平方

A

决定系数,预测变量能解释/决定的总方差的比例

变量X可解释变量Y 百分之几的变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选择正确统计方法考虑的因素

A
统计检验是将抽样结果和抽样分布相对照而作出判断,利用概率论说明抽样结果无法从总体中得到
1⃣️资料类型(定性/量)
2⃣️数据特征(是否方差齐性,是否正态分布、
2⃣️实验设计(完全随机/重复测量/配对/区组设
3⃣️实验分组(单组、两组、多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参数/非参数方法

A
1⃣️非参数方法
1.未能充分利用资料全部信息
2大样本如果不采用恰当的近似计算,会使计算复杂
3.不能处理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2⃣️参数方法结果更精确,检验力较高,充分利用资料全部信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建设性应对

A

指的是人们应对压力所做出的相对健康的努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即时最健康的应对反应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失效。
1⃣️建设性应对需要直接面对问题,这是任务相关的、行动导向的;还需要意识层面的努力,理性地评估自己的想法,以便尝试解决问题
2⃣️…要建立在对应激及应对资源合理的现实的评价基础上。轻微的自我欺骗有时是适应的,但过度的自我欺骗及不现实的消极思维具有破坏性
3⃣️…涉及学习如何组织自己的情绪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学习如何调整具有潜在破坏性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