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 Flashcards

1
Q

被试间/内设计

A
被试间:每个人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内:所有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
例如:研究喧闹音乐对打字成绩的影响。在被试间设计中,一组在喧闹音乐条件下打字,另一组在无音乐条件下打字
而在被试内设计中,所有被试轮流在喧闹音乐条件和无音乐条件下打字
相同点:都适用于多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不同点:被试间是一种保守的设计...(定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被试间优缺点

A

优: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避免了练习、疲劳效应
避免要求特征的影响,被试较难猜出实验目的
缺:需要的被试数较多
使用不同组被试产生变异性,无法分辨是由于被试间差异还是操作导致了因变量的变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被试内优缺

A

优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实验均由同一组被试完成,被试差异不会成为混淆因子,研究的内部效度较高
节省被试,降低实验成本
缺:不对称迁移或差异延续效应时不能使用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更有可能产生要求特征的影响;
被试通常要接受两次或更多的测试,实验者必须警惕与时间有关的因素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练习/疲劳效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操作定义优缺点

A

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的方法,一个操作定义要求语句明确,具有可重复性。

优点:促进科学交流;增进科学研究的信度;为概念的阐述和精炼奠定了基础
缺点:存在基本效度问题,所定义的东西是否真的是所研究的东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效应量为什么是一种标准化统计量

A

效应量d=u1-u2/标准差:两个总体均数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离散程度,衡量两总体间的差异程度。
可提供跨实验的标准化衡量工具,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实验处理所造成的变化强度
与样本量无关
0.2小效应量,0.5中等,0.8大效应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方差分析和t检验区别

A
1⃣️自变量:t检验适用于两组比较,在多组比较时一类错误增加;
方差分析可用于两组以上比较,能够有效控制一类错误。
2⃣️原理:t检验基于t分布,比较两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
方差分析基于F分布,比较样本的不同部分的变异程度
3⃣️单/双侧检验:t检验可进行单/双侧检验;
方差分析相当于单侧检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脑认知成像技术,理想的特点。

A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MRI(核磁共振成像)
fMRI(功能性..)
理想:无创性,高时/空间分辨率
PET通过导入放射性标记的化学物质,检验脑部功能,能够定位处理不同心理活动的脑区
(缺:时空间分辨率有限
fMRI通过监测脑部血流供应和氧气消耗来分辨活动强的区域
缺:需要头部保持稳定噪声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三阶交互作用

A

两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的性质依赖于第三个变量的水平变化

如:研究中自变量为被试(控制组和遗忘症组),测验类型(内隐/外显测验)和加工任务(字形/语义任务),因变量为正确率

在字形任务中,控制组和遗忘组的外显测试成绩差异以语义任务小。

测验类型和被试类型交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测试任务的水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

A

相同点:1.都是参数统计
2.不同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

不同点:
1⃣️自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单因素,但独只适用于两个水平的单因素;
而两因素..适合两个因素
2⃣️原理:t检验基于t分布,比较两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
单因素/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基于F分布,比较样本的不同部分的变异程度
3⃣️实验设计: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被试间设计,而两适用于混合设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智力决定因素

A

1⃣️遗传影响智力:
1.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在智力上比异卵更相似
2收养研究:如果收养儿童即使没有被养父母抚养,也在智力上与生父母相似
3遗传性评估:智力遗传率在50%上下浮动

2⃣️环境影响智力:
1收养研究:与养父母的相似性被归因于养父母塑造了生活环境
2.环境剥夺和环境丰富化:
累积剥夺假设:在标准以下环境中被抚养长大的儿童应该经历着随着年龄增长IQ逐渐下降
相反,从剥夺性的环境中转移到对学习更有益的环境中,IQ分数逐渐增加。
3弗林效应:智商测验的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

3⃣️交互作用
斯卡尔的反应范围模型:假定遗传可能对智力设定了特定的界限,而环境因素决定着个体落在这些界限中的位置。

4⃣️文化差异
1.遗传性解释:詹森认为平均IQ的种族差异主要是遗传的结果。
2.社会经济劣势解释:IQ分数低下是由于他们多在剥夺性环境中长大的,学习资源更少,这种环境造成了儿童的劣势
3刻板印象威胁解释:少数族群的成员对任何存在的关于他们智力的消极刻板印象是非常敏感的。
(破坏投入学业工作的情绪,学习动机降低,结果学业表现变差。IQ测验容易引发被烙印群体成员的焦虑,这种焦虑可通过暂时破坏认知功能来损害测验表现)
4智力测验的文化差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可得性启发式

A

卡尼曼

1⃣️可得性启发式:根据容易想到的相关事件来评估一个事件的概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进化论思想如何影响心理学

A

1⃣️研究对象:
进化论“适者生存”➡️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功能或目的,而不是结构。)
进化心理学(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基础,行为是经进化的产物,具有适应性价值,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对繁衍后代更有利的行为

2⃣️研究方法:
进化论“人与动物心理的相似性”➡️动物/比较心理学
3⃣️研究主题:
进化论强调个体差异与发展以及特质的遗传➡️
现代心理学走向实用主义,研究个体差异、个体发展以及遗传因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记忆三过程

A

1⃣️编码:生成一个记忆代码
2⃣️存储:将编码后的信息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
3⃣️提取:从记忆存储器中恢复信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遗忘原因

A

1⃣️无效编码(表面的遗忘,信息一开始就没有被插入记忆中去“假遗忘”,因为缺乏注意。一些编码方式比另一些更容易遗忘
2⃣️消退(记忆留下的痕迹会随着时间慢慢褪去
3⃣️干扰(因为来自其他材料的竞争,当干扰阶段学习的材料与测试材料最相似时,干扰最强。前摄干扰:前面学到的信息干扰对新信息的保持;倒摄干扰:新信息干扰对前面学到信息的保持)
4⃣️提取失败(编码特异性原则:提取线索的价值在于它和记忆代码有多么对应;
适当传输加工:学习阶段获得的内容与测验阶段涉及的内容相匹配,测验结果更好
5⃣️动机性遗忘:(压抑:将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埋藏于无意识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三阶交互作用

A

两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的性质依赖于第三个变量的水平变化

如:研究中自变量为被试(控制组和遗忘症组),测验类型(内隐/外显测验)和加工任务(字形/语义任务),因变量为正确率

在字形任务中,控制组和遗忘组的外显测试成绩差异以语义任务小。

测验类型和被试类型交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测试任务的水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

A

相同点:1.都是参数统计
2.不同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

不同点:
1⃣️自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单因素,但独只适用于两个水平的单因素;
而两因素..适合两个因素
2⃣️原理:t检验基于t分布,比较两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
单因素/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基于F分布,比较样本的不同部分的变异程度
3⃣️实验设计:独立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被试间设计,而两适用于混合设计
17
Q

智力决定因素

A

1⃣️遗传影响智力:
1.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在智力上比异卵更相似
2收养研究:如果收养儿童即使没有被养父母抚养,也在智力上与生父母相似
3遗传性评估:智力遗传率在50%上下浮动

2⃣️环境影响智力:
1收养研究:与养父母的相似性被归因于养父母塑造了生活环境
2.环境剥夺和环境丰富化:
累积剥夺假设:在标准以下环境中被抚养长大的儿童应该经历着随着年龄增长IQ逐渐下降
相反,从剥夺性的环境中转移到对学习更有益的环境中,IQ分数逐渐增加。
3弗林效应:智商测验的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

3⃣️交互作用
斯卡尔的反应范围模型:假定遗传可能对智力设定了特定的界限,而环境因素决定着个体落在这些界限中的位置。

4⃣️文化差异
1.遗传性解释:詹森认为平均IQ的种族差异主要是遗传的结果。
2.社会经济劣势解释:IQ分数低下是由于他们多在剥夺性环境中长大的,学习资源更少,这种环境造成了儿童的劣势
3刻板印象威胁解释:少数族群的成员对任何存在的关于他们智力的消极刻板印象是非常敏感的。
(破坏投入学业工作的情绪,学习动机降低,结果学业表现变差。IQ测验容易引发被烙印群体成员的焦虑,这种焦虑可通过暂时破坏认知功能来损害测验表现)
4智力测验的文化差异

18
Q

可得性启发式

A

卡尼曼

1⃣️可得性启发式:根据容易想到的相关事件来评估一个事件的概率

19
Q

进化论思想如何影响心理学

A

1⃣️研究对象:
进化论“适者生存”➡️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功能或目的,而不是结构。)
进化心理学(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基础,行为是经进化的产物,具有适应性价值,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对繁衍后代更有利的行为

2⃣️研究方法:
进化论“人与动物心理的相似性”➡️动物/比较心理学
3⃣️研究主题:
进化论强调个体差异与发展以及特质的遗传➡️
现代心理学走向实用主义,研究个体差异、个体发展以及遗传因素
20
Q

记忆三过程

A

1⃣️编码:生成一个记忆代码
2⃣️存储:将编码后的信息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
3⃣️提取:从记忆存储器中恢复信息

21
Q

遗忘原因

A

1⃣️无效编码(表面的遗忘,信息一开始就没有被插入记忆中去“假遗忘”,因为缺乏注意。一些编码方式比另一些更容易遗忘
2⃣️消退(记忆留下的痕迹会随着时间慢慢褪去
3⃣️干扰(因为来自其他材料的竞争,当干扰阶段学习的材料与测试材料最相似时,干扰最强。前摄干扰:前面学到的信息干扰对新信息的保持;倒摄干扰:新信息干扰对前面学到信息的保持)
4⃣️提取失败(编码特异性原则:提取线索的价值在于它和记忆代码有多么对应;
适当传输加工:学习阶段获得的内容与测验阶段涉及的内容相匹配,测验结果更好
5⃣️动机性遗忘:(压抑:将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埋藏于无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