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 Flashcards

1
Q

为什么回程路比去程路短

A

问题:距离的主观体验对距离知觉的影响
自变量:距离的主观体验(个体对距离的个人理解性)
因变量:距离知觉(个体对距离的认识,包括距离长/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双语/单语儿童在情绪、认知、社会等方面有何不同

A

问题:单、双语幼儿在情绪方面的差异
自变量:语言丰富性(幼儿掌握语言种类,单/双语
因变量:情绪(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组成,可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值进行测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寒冬手握一杯热水能使身体温暖,也能让心里温暖吗

A

问题:外界刺激对个体主观体验的影响
自变量:外界刺激(直接作用于个体感官并引起个体感觉变化的客体
因变量:主观体验(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感受,如感受到冷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为什么非洲裔外国人看起来都一样

A

问题:不同种族是否会对非洲裔外国人产生知觉窄化
自变量:种族差异(被试种族来源不同,分为白人和黄人
因变量:知觉窄化(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分不清非洲裔外国人的脸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酒后驾驶要处罚吗

A

问题:处罚能否有效解释酒驾行为
自变量:处罚与否(个体酒驾后是否接受物质/其他方面处罚
因变量:酒后驾驶行为次数(个体在接受处罚后酒后驾车行为次数是否得到减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三阶交互作用

A

两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的性质依赖于第三个变量的水平变化

如:研究中自变量为被试(控制组和遗忘症组),测验类型(内隐/外显测验)和加工任务(字形/语义任务),因变量为正确率

在字形任务中,控制组和遗忘组的外显测试成绩差异以语义任务小。

测验类型和被试类型交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测试任务的水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相关不等于因果

A

r告诉我们相关关系存在,只能说明两个变量存在共同变化的关系,但不能说明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一方面,无法确定哪个变量影响哪个变量
另一方面,可能有混淆变量的影响
解决:只有真实验(随机分配被试)能够完全排除混淆变量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半偏相关系数

A

将其他因素从预测变量中去除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控制其他预测变量保持不变,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常用来比较多元回归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例:想知道各个影响自尊的因素(如薪水、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对重要性,则可计算不同预测变量的半偏相关系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偏相关系数

A

将其他因素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都中去除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净”相关程度
当有很多其他变量同时影响这两个变量时,偏相关常被用来考察两个特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果重点是想考察两个特定变量(如咖啡☕️摄入量和胆固醇水平的关系,但又有很多其他变量同时影响两个变量,则需计算偏相关系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调节/中介变量 如何检验

A

1⃣️若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则M为调节变量
2⃣️若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变量Y,则M为中介变量
3⃣️可通过相关来检验一个变量是否是中介/调节变量
1.如果一个变量与因/自变量相关都不大,则它不大可能成为中介变量,但有可能成为调节变量
2.理想的调节变量与自/因变量相关都不大
3.将变量引入方程中,若为中介变量,则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显著性会降低,若下降为0,则为完全中介,若下降但不等于0,则为部分中介
4.Y=aX+bM+cXM+e,对c进行检验(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独立t检验什么是方差齐性假设?为什么要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为什么配对t不用

A

方差齐性是两样本来自的总体方差相同
方差非齐性时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既不是正态分布,也不是t分布,因此只能找近似分布。在t检验中之所以要方差齐性说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t统计量才服从t分布,而t检验则是以t分布为其理论依据的检验方法
独立样本指相互独立的两个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两总体的方差是否齐性具有不确定性。
配对样本指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测试所获得的两组数据,或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样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的两组数据,方差是齐性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斯特鲁效应

A

实验目的:探究字色矛盾对认知过程的干扰作用
实验假设:存在字色矛盾时,被试反应时高于不存在字色矛盾的反应时,即字色矛盾对认知过程产生干扰
实验设计类型:2(认知类型:认字/命名)*3(卡片类型:字色一致/矛盾/无关)的组内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速示器、至少0.01秒精度的电子计算器、音键、印有相同大小色字的白色卡片两套,每套144张
实验程序:
1分别将两套卡片按随机的原则排序
2让被试坐在速示器前,与刺激距离为视角2度,音键放在被试前面的桌子上,给被试指导语
3主试将卡片放入速示器内,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和实验要求呈现刺激
4按实验要求记录被试反应时和反应词
5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精巧之处:通过卡片分类来体现认知过程的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回避/逃脱学习

A

逃脱学习:机体通常会为了减少或结束一些负面刺激而习得的反应

回避学习:机体通常会因为想避免一些负面刺激的发生而习得的反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笑是最好的💊

A

自变量:情绪反应(被试面对刺激时面部表情和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具体😊不笑
因变量:感冒疗效(感冒症状有无好转,具体

招募患病毒感冒男性大学生被试80名
在大学运用健康检查,随机选取80患感冒大学生,然后进行问卷测量,记录情绪指数,告知被试实验基本要求,并承诺实验后给予一定报酬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影响反应时因素

A

刺激强度/持续时间/面积大小/呈现速度

被试年龄/动机/疲劳状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强迫症

A

强迫症,持续的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以及无意义的行为

17
Q

强迫症病因

A
1⃣️生理因素
一致率:双胞胎或其他亲属患有同一种疾病的百分比。(中度的基因素质)
焦虑敏感性可能造成人们对焦虑障碍更为敏感。
2⃣️条件作用与学习
通过经典条件作用习得并且通过操作条件作用得以维持
准备状态
3⃣️认知因素(特定风格的思维模式)
4⃣️应激
18
Q

弗洛依德人格结构

A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即要求立刻满足产生的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人格成分。本我通过驱动原始的生理冲动来为人类的行为提供能量。本我参与初级思考,这是原始的,没有逻辑的、非理性和受幻想指引的。
自我:..现实原则,即延迟本我的冲动直到出现合适的发泄方法与环境,是影响决策的成分。自我调节本我即时满足的强烈欲望和外部社会的期望与适宜行为的准则。自我在决定行为时会考虑社会现实。参与二级思考过程,相对理性,现实,倾向于问题解决方向
超我:..道德原则 ,是人格中的道德成分,吸收了社会关于对和错的标准。在3-5岁时超我从自我中发展出来

19
Q

罗杰斯

A

1⃣️自我:(自我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天性、独特的特质和典型行为的信念集合。
不一致: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不相符,会破坏人的心理幸福感;
一致:…相符
2⃣️自我的发展:无条件的关爱是发展出一致性的关键
3⃣️焦虑和防御:当不一致发生时,会导致个体焦虑,个体会通过忽视、否定、扭曲现实来保护他们的自我概念

20
Q

人格行为主义

A

1⃣️斯金纳:
人格结构来自外部:认为行为完全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主张自由意志是幻觉。人格是与不同的刺激环境相联结的反应趋势的集合。
人格发展作为条件反射的产物:人们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是因为操作条件反射对行为的强化与惩罚。当反应带来好结果(强化)时,反应就会增强
2⃣️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过程和相互决定论:抨击纯行为主义忽视认知思维、感情等重要特征,主张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环境并主动改变环境。人格因素决定行为和环境,同时也被这两方面决定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来习得行为。当一个人观察其他人的条件反射时,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可以替代性地发生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相信自己自己能够表现出取得应有结果的行为
3⃣️米歇尔和个体—情境之争:主要贡献是关注环境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行为。预测人们常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21
Q

语言迁移

A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意、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若母语不符合外语习惯,则会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即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