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 Flashcards

1
Q

自然观察法

A

对自然情况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
优:研究早期,了解广度、范围;更少人为性;无法使用严格观察法时可用;可用于研究动物;用于限定问题范围,以及为实验研究提供有趣的课题;简单、直接。
缺:反应性;数据难以量化;无法得出因果结论;没有被严格限定在描述水平上,出现对观察结果的解释;有时提供的资料不太充足;并不一定客观无偏
例:珍妮 古道尔观察黑猩猩🦍行为模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个案法

A
对于单个被试深入的研究调查,掌握某一个体详细资料
优:适用于某些特定对象(心理障碍)及实施措施(治疗方案)的研究;
有利于获得被试的发展过程等系列资料和数据
缺:高度主观性;样本不具代表性;不能得出因果结论
例:对强迫症患者的长期深入了解,访谈和测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实验法

A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是否变化。
优点:控制无关变量,因果结论;经济,迅速有效得出数据
缺点:人为,外部效度低;伦理限制;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例:研究喧闹音乐对打字成绩的影响,将被试随机分到无音乐组(控制组)和喧闹音乐组(实验组),测量打字成绩(因变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相关研究

A
试图确定两个或更多的变量彼此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用相关系数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和方向
事后回溯数据。
优:确定两个变量间的关联程度,有助于预测
缺: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无法排除混淆变量;
高相关可能出于偶然。
例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调查法

A
通过对广阔区域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的随机抽样获得信息,一般用问卷和谈话法收集被试行为的具体信息
优:成本低,效率高;
样本范围广,代表性强;
收集到难以观察到的数据
缺:社会特许性偏差
故意欺瞒
反应定势
理解错误
被试配合度下降,题目信效度问题
例:随机抽取被试预测世界杯决赛球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误将配对样本当作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

A

更容易犯二类错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不可能把一类错误设置为0的原因

A

一类错误:零假设为真的前提下,错误拒绝零假设的概率,a表示

a不能设置太低,否则会使二类错误的概率大为增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统计检验力影响因素

A
检验力:在零假设为假的前提下,正确拒绝零假设的概率,1-B
根据期望t值公式:期望t=u1-u2/西格玛*根号n/2,可得:
1⃣️样本量越大,统计检验力越大
2⃣️效应量越大...
3⃣️期望t值不变时,显著性水平越高,统计检验力越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如何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如果被试IQ标准分为0,如何解释

A

Z=X-u/西格玛
X是原始分数,u是总体平均数,西格玛是标准差
Z分数代表原始分数距离均值有多少个标准差
被试IQ标准化分数为0,即被试IQ等于总体平均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置信度、样本量之间的关系

A

其他因素不变,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宽度越长

..,样本量越大,置信区间宽度越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利用关于u的95%置信区间

(a,b),如何对显著性水平a=0.05的零假设做双侧假设检验

A

零假设是两均数相等

如果样本均数落在置信区间内,则接受零假设,如果..外,则拒绝零假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半偏相关系数

A

将其他因素从预测变量中去除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控制其他预测变量保持不变,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常用来比较多元回归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例:想知道各个影响自尊的因素(如薪水、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对重要性,则可计算不同预测变量的半偏相关系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偏相关系数

A

将其他因素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都中去除后,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净”相关程度
当有很多其他变量同时影响这两个变量时,偏相关常被用来考察两个特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果重点是想考察两个特定变量(如咖啡☕️摄入量和胆固醇水平的关系,但又有很多其他变量同时影响两个变量,则需计算偏相关系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解释主效应不显著

交互作用显著

A

交互作用抵消了主效应的影响
主效应: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的平均数差异,即某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对应两因素方差分析中的行/列效应
简单主效应:其中一个自变量某个水平上另一个自变量的效应
交互作用:一个变量在另一个变量不同水平上效果不同
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实验两因素相互影响,但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进一步的简单主效应分析,具体化交互作用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皮亚杰

A
1⃣️感觉运动阶段(0-2)
协调感觉输入和运动能力,逐渐出现符号思维,关键是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意识到物体即使看不见也仍然继续存在)
2⃣️前运算阶段(2-7)
继续发展符号思维,没有掌握守恒原则,具有中心化、不可逆转、自我中心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将逻辑性应用到真实事物上,掌握守恒、可逆性和去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
开始脱离具体的物件,抽象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特点表现为抽象的、相对系统的、有逻辑和反思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维果茨基

A

1.儿童是通过跟社会中更有经验的成员进行对话中,获得他们文化中的大多数认知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的,认知发展是学徒式训练,不是个体单一探索的过程。区别于皮亚杰的儿童主动探索。
2.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儿童使用私语来计划他们的策略,调节行为并实现目标。随着儿童长大,这种私语被内化了
3.认为文化对认知发展有重要影响
4.强调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1⃣️最近发展区:一个学习者能够独立达到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达到水平的差距
2⃣️脚手架:帮助调整儿童发展过程

17
Q

智力障碍

A

指始发于18岁以前,呈现适应技能存在缺陷、低于正常水平的一般心理能力。适应技能包括三个广泛领域的日常生活技能。概念/社会/实践技能。
这个定义应注意:1.IQ低于正常标准不是固定的
2.日常生活技能缺陷是必要条件

18
Q

维纳归因

A
维纳研究了人们为解释成功与失败所做出的归因。他总结,人们总会关注于行为背后原因的稳定性。根据维纳的观点,稳定—非稳定归因与内—外归因相交的一个维度,它们共同形成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的四个类型
稳定内部:能力、智力
稳定外部:任务难度
不稳定内部:努力、情绪、感觉
不稳定外部:运气、机会、际遇
19
Q

IQ测验有用

A

智力测验:测量一般的心理能力,评估智力的潜在能力,而不是之前学习或积累的知识。
1⃣️ 流体智力包括推理能力、记忆容量和信息处理速度。极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内容,由个人天赋决定,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下降
晶体智力包括应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学习,由词语计算和一般知识知识测验来测定,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一生都在发展,25岁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
2⃣️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表示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位置,韦克勒斯将离差智商平均数设为100,标准差为15。
离差智商能够被转换为百分比分数,这个主要优点在于不管个体处于什么年龄组,特定测验中的特定分数转换为百分比分数永远都是一样的。
3⃣️7-9岁预测

20
Q

人格理论:心理动力学 评价

A
优:无意识动力会影响行为;
内在冲突对产生心理疾病有重要作用
早期儿童经历对成年人格有很大影响
人们确实会使用防御机制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批评:可证性弱,观点太模糊且易推测
样本不具代表性
证据不充分,太依赖临床案例研究
带有性别歧视
过分强调性本能
21
Q

人格理论:人本主义 评价

A
优:强调主观认识比客观现实更重要
自我概念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构建
对健康人格的关注,为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批评:低可测性
对人性不现实的看法
不充分的证据
22
Q

小理论优缺点

A
优点:注重研究实证性,
            提出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促进人格测评工具产生
缺: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解探讨,具体含义说法不一
        特质的研究方法和潜在问题解决的能力限制其应用性
        缺乏统一的特质理论框架,没有一个理论/结构能够统一所有理论
23
Q

相关不等于因果

A

r告诉我们相关关系存在,只能说明两个变量存在共同变化的关系,但不能说明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一方面,无法确定哪个变量影响哪个变量
另一方面,可能有混淆变量的影响
解决:只有真实验(随机分配被试)能够完全排除混淆变量的影响